第684章 陈年旧事(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296 字 2021-08-06

柴孝和只得拱手说道:“王爷,臣查到当初吐奚子柔跟侯莫陈起争这个骠骑将军,正是太子殿下立挺,他这才上位的。吐奚子柔并不是没什么派系,反而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太子殿下一党的,一直能在夏州稳坐骠骑将军也只是因为他的无能,众人不屑于因为一个吐奚子柔得罪太子殿下。”

杨昭有些泄气,对方这是明摆着把矛头指向父亲。

五叔到京之后,一番做派引得众人同情,人们对他的怀疑早就因为他发誓赌咒的传闻而降低了许多。而随之的则是另一种说法的传播开来,是太子故意使的苦肉计陷害汉王,想趁机夺了汉王的权利。

现在的长安街头,已经有了“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说法,明摆着是有人故意带动舆论,倒逼父亲。

杨昭知道他和杨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更要查清楚此案,还杨广一个清白。

杨昭细细翻着关于吐奚子柔的信息,突然有一条信息,吐奚子柔在秦州督粮。

看到杨昭指着这一条久久没有说话,柴孝和忙问道:“王爷可是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杨昭对身边的太监王德说道:“你且去史馆查一查开皇六年卫昭王西征这一段。”

“诺!”

看柴孝和有些不解,杨昭说道:“且看回话吧,也不知道孤猜的对不对。”

不一会王德便将几册书简送到。

杨昭翻开来看,上面正好写着“开皇六年,帝以卫王爽为元帅,率步骑十五万出合川,突厥遁逃,爽回师。”

柴孝和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便问道:“王爷这有何不妥?”

杨昭这才说道:“果然如此。”

柴孝和听得一头雾水,更不解了,杨昭乃说道:“我记得当时负责在秦州督运粮草的是原度支尚书长孙平,而蜀王当时正好在军中学习军务。”

柴孝和这才恍然大悟。

终于将吐奚子柔和蜀王的关系连上了,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双方认识。

此时长孙平还活着,正担任太常卿,判吏部尚书事。

杨昭马上命人前往长孙平府上向长孙平相询当时的旧事,终于从长孙平处得知。当时的吐奚子柔尚不过三十岁,在一次押运粮草的过程中出了纰漏,若是被爆出来,吐奚子柔的人头怕是不保。而蜀王在军中,看其顺眼,便为其求情,帮着他弥补了此纰漏,这才保了吐奚子柔一命。

当时蜀王也不过随口而言,长孙平更是看在蜀王的面子上才饶了他,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早就物是人非,当时之人也大都忘了这件小事。

杨昭等人看到此处,这才恍然大悟。吐奚子柔为报蜀王救命之恩,这才甘愿赴死的。

至于吐奚子柔和杨广的关系,虽然有可能是他当初有心投奔杨广,但毕竟不如蜀王的救命之恩重,所以吐奚子柔理所当然的背叛了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