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黄明远还在为怎么处理杨昭封王的事情绞尽脑汁,而杨昭此时已经带着黄明襄等人回到了长安。
当杨昭辞让了杨坚的封赏之后,杨坚并不以为意。
这自己养的孙子,杨坚很清楚,好心肠太多了,有什么功劳都推出去,肯定是自己司空、魏王的封赏将杨昭给吓到了,杨昭才会推辞封赏。不过不要紧,等杨昭想明白了就会接受。因此杨坚命人再次写了一封封赏杨昭的圣旨,准备再次发往原州。
可没等封赏的圣旨出京,杨昭却是一路风尘滚滚的回京了。
从原州到长安,沿着泾河一路顺河而下,接近七百五十隋里的路程,杨昭等人却是昼夜兼程,跑了三天两夜才到达了京师。
这一路虽然都是走的官道,但也有关岭山河阻隔。杨昭等人人不解衣、马不解鞍的赶路,到了长安,众人的大腿都磨得满是血。
杨昭身子弱,根本下不了马,还是尧君素亲自上前将其扶进城的。
巍峨的大兴城,古朴庄重,威严肃穆。杨昭等人从光化门进程,刚出城门洞,旧时的长安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风物名胜尽收眼底。长安还是那个长安,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突厥人进入关中而变得凋敝起来。看着这满眼的盛世繁华,他们拼尽全力守护住了这座城池的安宁。
忽然之间,杨昭原本动荡不安的心变得安宁下来。
杨昭令手下众人先行回府,自己一个人前往大兴宫。黄明襄自是放心不下,便带着几人一同跟随。
杨昭本就身子不好,这些日子连日征战不过是强撑着病体。这几日连日赶路,又正好秋老虎酷热,身子早就撑不住了。
刚离开人,杨昭身子一个趔趄,就要倒地。尧君素赶忙上前要去扶住杨昭,却被杨昭一把推开。他是大隋的王爷,自有其该守护的尊严。
此时的杨昭两腿重若千钧,每走一步,两条大腿内侧都磨得生疼。可杨昭不敢停下来歇一下,他生怕自己停住脚,就会倒下。
永安门处的守门侍卫早就看到这边的情形。自是立刻就认出了来人是炙手可热的魏王,赶忙要上前去搀扶。魏王看样子很是不好,他们可不能让魏王在永安门出事。
杨昭同样不让人扶他,而是一步一蹒跚的走进宫内。几个侍卫看得是胆战心惊,但畏于杨昭之令也不敢上前。
杨昭有通行的腰牌,倒也不必等候。
进入大兴宫内,直到中华殿前,杨昭要走接近大半个时辰。虽然没有人敢上前问询杨昭,但此事早有人前去通报给杨坚的随身内侍。
这些内侍也吃了一惊,魏王不是还在原州领军,什么时候来的长安。
关于杨昭的事情没人敢隐瞒,内侍赶紧前往望云亭禀报杨坚。杨坚夫妻此时正在南海池边垂钓,清风垂柳,好不舒畅。不过二人一听说杨昭回京了,顾不得收拾妆容,扔下钓竿就去接杨昭。
祖孙离得老远,杨坚夫妻就看到杨昭拖着两条腿,一步一步往前挪。夫妻二人当时的心就软了。
“昭儿。”
“昭儿。”
杨坚夫妻赶紧疾步上前,扶住要摇摇欲坠的杨昭。
看到杨坚夫妻二人的脸,杨昭一片惊喜,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松下这口气,也没了强撑着的劲,他再也撑不住,立刻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