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自为之!”
说完,李子孝也不管唐祎一伙,转头就走。
常言道,话说三分,他今日说的已经够多了。唐祎心思活,所以更擅长揣摩。他要是到现在还执迷不悟,也就不配做这个工曹侍郎了。
唐祎心中转了几转,终于相信,不是李子孝、陈远在拦他,是卫公要拦他。他本来以为卫公不登基是在做“三辞三让”的戏码,或者说卫公还在犹豫不决,需要众人给卫公信心,所以才导演了这场伏阙之事。
但现在看来,他有些弄巧成拙了。卫公无丝毫登基之意,他若是再坚持下去,得罪的就不是二位辅臣,而是卫公了。
李子孝走后,陈远也一甩袖子,跟着走了,只剩下唐祎这一伙。
眼看两位宰辅离开,众人大喜,以为战胜了李、陈二人,一些小年轻的,更是忍不住叫嚣着,趁热打铁,尽快赶往卫公府。
唐祎却是知道,不能再前进了。
于是唐祎转过身来,望着众人道:“诸位同僚,大家听我说一句。今日我等伏阙,乃忠君之举,节义之事,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不过诸位也看到了,两位行台丞一起来劝咱们,我等虽是初心不改,但也得考虑行台之事。
辅臣之望,不可轻扫。
而且卫公现在正在病中,我等如此大张旗鼓,再惊扰了卫公养病,那就是大罪。不若先行返回,上书卫公。等卫公病好之后,再一同请命。”
出人意料的是,众人皆是赞同。
今日之事,众人大大得罪了两位宰辅,再是二愣子,心中也有担心。
关键是这么大的事,李子孝、陈远来了,其他的各曹侍郎、各署主事,怕是也要闻风而动。真要是上官来拦他们,他们该怎么办。
他们不怕两位宰辅,可不一定不怕上官,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啊。
眼看领头的唐祎也有些倭了,众人自然借坡下驴,各自返回了。
来时一群人如龙如虎,好不意气风发。可这返回时,三三两两,垂头丧气,各自如都败的公鸡一般。
一场乘兴而来之事,就这么败兴而归了。
不过众人不知道是,他们虽然丢脸,但至少躲过了一场祸事。
正如李子孝所言,街道拐弯处,就是陆贞,而且她身后还有一群拱卫亲军府的缇骑。
拐角处的陆贞一直看着这群人离开视线,这才返回。
不过陆贞从来没想过帮着李子孝、陈远二人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这群人不来到卫公府前,她就绝不会出现。
这群人闹得再凶,丢的也是李子孝、陈远和文官们的脸,她只会像现在这般,目送这群人离去。
这是他们文臣的事,出了问题,也是他们自己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