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的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说:“不知道不知道。没听说过。是男的是女的呀?”
原来罗马使团是昨天晚上才到的。风尘仆仆一来到,人家就找露西拉。是十常侍当中的中常侍夏恽代表皇上接待他们的。使团向夏恽询问要找露西拉。夏恽真不认得,就推说:“别着急,明天代为寻找。一定把人找到。”
人家一听他不知道露西拉,又询问刘备,想通过刘备找到露西拉。夏恽一听刘备就来气了,不正经答对,说不知道在哪儿。一岔给打过去了。
夏恽作为官方代表,不该隐瞒刘备,把人家找人给耽误了。露西拉是罗马皇帝康茂德的姐姐,是正牌前朝公主。罗马使团来了,能不先找露西拉吗?
不难看出,十常侍这些人真的不可重用,办不了大事。
那女翻译又问周围人:“露西拉是位罗马帝国公主,早年已经来到中国。她你们不知道这很正常。刘备你们都应该知道吧?”
一提刘备,知道的人多了。立刻就有人说:“知道知道。刘备在荆州替皇上剿匪呢。”
他的一句话又给扯远了。不是京城里人,真的还不知道刘备的详细情况。女翻译带着外国客人,正在人群当中想办法要找到露西拉和刘备。这话不提。
这时候,阅兵场上又过来一队官员,敲着锣边走边高声宣布:“尊敬的观众听真!朝廷有令,文明观瞻。打架斗殴,严厉法办。大汉国风,文明在先!……”
这实际就是阅兵开始前对公众宣布现场纪律。那时候场面大,没有广播通讯先进设施,站在一处宣布,其他地方全都听不见。所以就得用巡回办法,组团宣传一周,才能达到目的。
这伙人沿着阅兵甬道,顺着观众人群,至少要宣传一圈儿。一两个人在那喊一圈儿,嗓子都受不了,所以用很多人换着班地喊。
宣布现场纪律刚刚结束。十常侍组织各个地方大员,都带着夫人、随从,漫步来到了。其中有各州州牧、刺史、太守、统兵都尉、统兵校尉,都是一些地方文武官员。陶谦、糜方、丁原、吕布、孔伷、刘岱、王芬、张邈、马腾,都在其中。
实际州牧和刺史,都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应该一般大小。自从张角起义发动各州一起造反。朝廷唯独抬举刘姓刺史官员。把刘姓刺史都晋升为州牧。大量放权,让他们管军管民,权力很大。这也为诸侯割据,提供了便利条件,实际是一个弊端。
这馊主意是益州牧兼太常刘鄢出的。当时,张角起义军多地同时造反,朝廷镇压不过来了。刘鄢着急建议皇上,改刘姓刺史为州牧,可以招兵买马自主剿灭起义军。
汉朝对各地方军事力量原本控制很严。州郡养兵不许超过一千。这还不算,不许武装力量相互窜犯。武装部队只能在自己辖区维护治安。地方政府实际都债台高磊,养不起常备军一千。不必多议。
却说来的这些地方官员,没有人向观众给做介绍,也没有多少观众认得他们。一些有见识的观众只是看他们的官服,知道来的是什么品级官员。那些多数百姓,没有见识,看官服也不知道他们的品级。一个个就知道来的都是大官儿,不知道究竟官有多大。
这些地方官员慢步进场,也有男女司仪专门接引。按照品级,文东武西来到阅台前面,又在阅台前面笑脸迎候的司仪带领下,缓步登上了东西两座检阅台。
这些官员到了台上,居高临下,眼界顿时开阔,能看出很远,觉得心旷神怡,都欢喜不尽。一边在那上观看风景,一边等待观看阅兵。
前文书已经说过,朝廷一共修有三座阅台,东西排开。中间主台最高,高九层,宽五丈,暗合九五之尊。那是皇上皇后太后以及朝廷大臣,外国首脑,外国使节这些人,检阅观看的位置。这时候,主台前面还只有司仪在前面树立站成一排。台上还是空的。
检阅台主台副台都有九层高,每层都有很多观看席位。也能容纳上千人之多。你别看大汉朝国家大,疆域广,官员多,朝廷设计的席位,还是有算计满够用的。wap.
那些地方官员入场了。接着又来了朝中大臣,陪同着外国受邀嘉宾,有外国首脑,有外国使节,都一起慢步走来了。这些朝廷大臣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委员。这些人有司徒、司空、司马、太傅、太尉、太师等一些高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