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问题,人多看法不同,对与错很难判断,这就需要英明决策之人做主了。尤其对于军事,事关生死存亡。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损失。主帅一个错误决定有可能葬送千军,主帅一个英明决定也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听了老刘和郭嘉的分析,张飞另有一些看法。张飞认为敌人不可能都那么聪明理智。跟他们打了几仗,没见他们有聪明之处。一万五千骑兵被打的剩下几千,足见他们一个比一个愚蠢。
张飞说:“我佩服主公和军师都料事如神。但是,生活中都有一个意外发生。万一杜英王伟鬼迷心窍不加思考上当撤离呢?他们有几千骑兵配合,不是一点没有撤离的可能。”
老刘说:“这样吧,他们撤离与不撤离,我们明天都要去踏勘敌营。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然后再看看结果。”
郭嘉摇摇头跟张飞说:“这件事没有意外。敌人上当的可能性很小。主公的分析合乎情理。”
几个人正在分析争论,厨师派人来报说红烧肉做好了,请主公军师这就去吃。几个人这才不再争论,一同吃饭去了。
再说俘虏兵陆觉送信到杜英大营,哨兵把他接进去,报告了杜英王伟。杜英王伟都高兴了。
杜英说:“可把信盼回来了!等得我们花都要谢了,急死人了。原来张小角真有沉头。叫信使来见。”
陆觉来到杜英王伟面前,把信拿出来说:“我是荆山大营渠帅麾下传令兵陆觉。我奉渠帅之命特意来送密信。请大帅和军师过目。”
王伟上前把鹿皮囊接在手上,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没看出有破绽。然后拆开,取出信纸,看罢愣了。
杜英看见王伟表情不对,也在一边着急问:“信上怎么说的?不打算出兵吧?我就预料到了张小角会见死不救。”
王伟一句话也没说,直接把信递给了杜英。说:“你自己看吧。”
王伟对信中指示一点不理解,进入了紧张分析思考当中。他不论从军事上还是从粮食上都没有找到一些道理。王伟作为一个聪明人,可气坏了。
杜英看完信也大惊,说:“张小角这个王八蛋!这不是坑我们吗?距离荆山这么远,就说我们跑上一夜,至多也就出去一百多里远。官军骑兵一个时辰也用不了就把我们堵在半路上了。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亏他想得出这样馊主意!”
杜英气得骂声不断。因为杜英这支部队原来不属于张小角,是因为没有粮食才投靠张小角混吃喝来的。所以,他们之间总不能一心一意。军阀也都有这样特点,互相利用,互相猜忌。所以,三心二意,人多兵强马壮,他们也打不过官军。
王伟跟杜英说:“大帅呀!你说的半路遭遇官军还是小事一桩。我们下山干嘛来了呀?不就是为了粮食吗?现在有了到手的粮食,又搭上了一万骑兵性命。结果我们放弃粮食,不战而逃。我们这些人冬天吃什么呀?都一个个饿死吗?这是哪位谋士给张小角出的馊主意呢?这人应该立刻拉出去砍了!”
杜英又问陆觉,说:“我派去的人杨尧将军呢?他怎么不回来了?让你来替他送信。”
陆觉说:“杨尧将军已经另有任务。他奉北宫伯玉渠帅命令到凉州去调集骑兵去了。北宫伯玉现在也在荆山,收集粮食来了。他听杨尧说他的骑兵损失惨重,大怒发誓报仇。当下就派杨尧拿着他的命令,去调兵去了。说要调集四万骑兵,来报复官军刘备。你想啊,到凉州调兵,谁最合适呀?只有杨尧。”
王伟点点说:“这还像话。既然杨尧将军已经亲自去调骑兵了。我们还放弃粮食冒险撤离干嘛呀?等着骑兵到来不就行了吗?张小角让我们放弃粮食连夜撤走,这是什么主意呀?这是坑我们!他怎么这么愚蠢啊?不能理解。”
杜英细一想说:“从凉州调兵到这里,也得十几天工夫。也许张小角怕我们等不到骑兵到来,就会被官兵歼灭。所以为了保征我们这支部队安全,才让我们撤离。他下山接应。张小角也是一番好意。别再错怪他了。我们不听他这道命令不撤离也就是了。”
王伟气得说:“我是一点也没看出来他的好意。看出来了一个懦夫,一个愚蠢无能之辈。我们哪也不去,就在这里守护粮食,与官军对峙。等待骑兵来到这里。然后先配合骑兵跟官军摆开阵势决一死战,消灭了刘备。再夺回潘家沟粮站,还是哪也不去,在这里立足发展壮大。不能回荆山受制于人。”
杜英点头说:“军师高见!如果我们配合骑兵消灭了刘备,谁还能拿我们怎么样啊?除非大汉朝派兵来征剿。刘备如果被我们打败,大汉朝还有谁能打得过我们吗?”二人说到高兴处都笑了。
二人正在对张小角有争议未了。赤里巴吉来了,看了郭嘉假手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