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那件事,张良这边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现在既然大宛已经被他们征服,那么下一步,就该确定一下对大宛的态度了。
因为其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
所以张良以为,应该仿效匈奴与丁灵例,作为臣属安排。
在大宛内部,重新开辟出一套体系和班子,由这些人负责统率整个大宛,然后再从大秦派遣官员监督。
可是赵祯却不这么想。
他的理由很简单,大宛,有良马。
……
匈奴与丁灵所以可以各自为政,让他们独立于大秦之外。
这在于两方本身在上一次的战斗中,都作出了成绩,他们是在战争过程中,投靠大秦的,而非是大秦铁蹄之下的俘虏。
而且无论饵毒单于,还是木力王本身,都是亲秦一派的。
所以赵祯可以那样安排他们。
然而大宛不一样,大宛本身是战败国。
且在战争过程中,双方将士交恨深沉,这就注定了必须要对大宛加以严格的管控。
更何况在他们背后,还依靠着花剌子模,大秦当前虽然和花剌子模之间,已经当成了盟约。
但盟约可信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宛所盛产的良马。
那是真的好!也是大秦现在所需要的!
赵祯非常清楚,秦军之战马,虽然也是百里挑一,但是和大宛马一比,在爆发力和速度上就差得太多了。
这一点,在战争的过程中已经体现无疑。
所以要是不将大宛,实质性控制起来,很快他们就能再打造出一批强大的骑兵,没有人能保证。
他们重新塑造的骑兵,就真的会为大秦出力。
经此一战,赵祯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长期的将大宛马运输回咸阳,与当地的战马进行杂交改良。
同时还要引入东胡、肃慎之人,在白山黑水之间,可以登山过水的马匹,同时进行杂交繁育。
大宛马快,疾,爆发力惊人,而白山黑水之间的马匹,则是耐寒,耐力见长。
如果可以的话,再把想匈奴草原马同时融合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真正综合性的良马,充斥秦军的力量。
……
秦军骑兵的战马,必须各方面都非常均衡才行。
一般的士兵,不同于将领。
需要根据自身的作战特点,搭配相符合的战马。
对于成规模地骑兵而言,他们需要的就是各项能力都能达到优质的战马,就足够了。
赵祯的计划没有半点隐瞒,全都对张良说了。
其人也是恍然大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的确不能让大宛仿效匈奴、丁灵例;看来主公是要将大宛收入朝廷直属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