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点,宋孝宗之所有没有重用先祖,并非是不看重您的才能,否则单凭九议讽君一事,他就有足够的理由对您下手。”
江逸踱步在辛弃疾边上,辛弃疾仔细听着他的话,神情看不出什么变化。
“依晚辈拙见,宋孝宗不重用您的因素可能有两个。”
“一是他只看到了您的才华,还没有看到您的忠心,五十骑闯万营的战绩固然辉煌至极,但在此之前,先祖还没有其他能入得了孝宗之眼的军事成绩。”
“就斩义端这件事上来说,可以看出先祖对地势的熟悉,以及个人的勇武过关,作为北方义军代表来南方谈判,可以看出您一定的邦交能力。”
“但在军事上,宋孝宗到底是心怀北伐大志的皇帝,区区一个义端和尚,在他眼中微不足道。”
“可此事仅过一年不到,您就创造了常人压根难以想象的战绩,虽说是一鸣惊人,但站在朝廷的角度而言,他无法确定您是否与金人串通一气,是不是想通过生擒张安国和九议等谏言来获得朝廷的信任,从而获得军政大权,将南宋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江逸说话的语气都十分平缓,可就是这平缓的语气,引发了观众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是啊,我们作为后人,当然知道辛弃疾一生忠国爱民。
但在当时,一个义军的掌书记突然就发挥出这么大的能耐,能从有数万兵力的金人重镇里生擒张安国,谁敢信?
更何况辛弃疾的爷爷还在金朝做官多年,虽然心怀宋室,但当时谁也不知道。
对南宋朝廷来说,他的爷爷也可以算是敌将,又过去这么多年,谁知道他到底是哪边的?
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谁敢一开始就排除他和金人串通这个可能?
江逸话音落下,辛弃疾这会的神色明显变了,紧盯着江逸道:“说,继续说下去!”
“因此,宋孝宗虽然从九议和生擒张安国一事上看到了您的才华,但对您的戒心依然存在。”
“毕竟,哪怕您只是在宋军中当一个小兵,也可能告诉敌人重要的军事行动,所以,在宋高宗任命您为江阴签判这件事上,不久后继位的孝宗也没有马上做出改变。”BIqupai.c0m
“只是在之后,他让您担任一些地方上的要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铲除盗匪等地方事宜。”
“晚辈认为,宋孝宗一是想磨炼您的心性,二是要考验您的忠心,三是看您是否真有那般了不起的军事才华,以此来看是否和金人串通。”
客观来说,这样的考验似乎是必要的,但对辛先祖来说,着实是太难了。
谁能想到,突然间立下大功,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志向发展呢?
可若是不把张安国抓回来,孤身回到南宋,朝廷任用他的几率还能有多大?
毕竟事情都已经谈好了,就等你义军履行诺言了,结果你告诉我你们首领没了,义军散了,就赵构那性格估计连签判都不想给。
在后者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一个‘归正人’,那辛弃疾先祖岂不永无出头之日?
所以说,历史往往容易因为一个小人物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张安国算是个什么垃圾,和那些叛将加在一起,也只有被五花大绑的份。
但就是他这么一叛,直接导致辛弃疾开始了这一生,都左右为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