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指要是戳中敌人的穴道,非得要了人命不可,就算没有命中死穴,只是插中腋窝脚踝,也能让人手脚酸疼、酥麻无力好几天。
然而他现在的这一招只要比任何一次点穴都要更加厉害,直接给萧文明指出了希望,也给他手下的大军指出了生机。
萧文明寻着林丹枫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头之上,赫然一面大旗,迎着西北风烈烈飘扬,旗面鲜红,又用银丝绣了一个斗大的字——正是“萧文明”的“萧”字!
普天之下能打出这个旗号的,除了萧家军以外不会有第二个,难道真是萧家军来了?
萧文明表示怀疑。
因为萧家军现在还在潼关以东,而潼关现在还掌握在李全的手里。
实际上萧文明进行风险,这么大的行动,就是为了夺取潼关,而他本人现在自己都已经陷入了危机,那么夺下潼关又从何说起呢?
萧文明的疑惑只在一刹那间便消逝了。
原来那一面萧字大旗之下,一左一右赫然站着两员将领——
其中左边的是一员小将,年纪不过三十,身披亮银铠甲,手中握着长刀,战场硝烟之中,虽然看不清他的面目,但是萧文明认得他便是戴鸾翔的儿子、自己的副官戴松!
而右边一员战将的特征就更加明显,先不管其装扮如何,光从其发型、身段便能判断这是一员女将,能够率领骑兵的女将全天下都不多,萧文明偏偏认识一个,正是黑旗军的女头领杨妙真!
战旗可以造假,可这两人却造不得假——这两人出现在战场之上,萧文明就完全可以断定真的是萧家军来了,就连娘子军也来了!
先不论他们是如何越过潼关抵达此处的,光是能出现在战场之上,就是对萧文明莫大的利好。
他们二人见萧文明陷入险境,断然没有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道理,立刻挥动大军,向敌军背后冲来。
并且这两人——尤其是戴松——深通兵法,知道打仗就是捏软柿子,而他挑中的软柿子正是康亲王的军队!
为了确保能将康亲王的军队击败,戴松和杨妙真并不分兵行动,而是集中一处,发动了密集冲锋。
萧家军和娘子军堪称是中原地区最强大的两支骑兵队伍了——甚至可以把范围扩大到全天下,他们这一次冲击,就将康亲王的军队彻底击溃。
萧文明后来才知道,其实今日的这一场伏击战,率领康亲王军队的就是康亲王本人,某种程度上算是御驾亲征了……
而他虽然亲自来了,貌似对这一场战役十分重视,但心态仍旧不过是来捡便宜的而已,并没有多么顽强的战斗意志。
他看萧文明的援军突然赶到,自己已然占不到多少便宜了,便立即下令撤离战场,返回洛阳。
康亲王的做法很有争议,后来李全同他见面的时候,还为此大吵一场,说他不讲义气,如果此刻能够坚持战斗的话,说不定这一场仗就不会失败。
但是无论如何,走了的就是走了,让萧文明这边的压力骤减,总算是将李全的进攻抵挡了下来,终于重获生机。新笔趣阁
戴松和杨妙真头脑十分清醒,知道战胜康亲王并不是这一场战役的主要目的——保护萧文明的安全才是。
于是他们并不恋战,更不会去追击康亲王撤退的军队,而是收拢手下的兄弟姐妹,往反方向行动,绕过山谷,准备袭击李全的军队。
萧家军和娘子军现在都是天下首屈一指的骑兵部队了,机动速度异常迅速,这一条并不深奥的山谷,他们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从头走到尾,赫然来到了李全的身边。
原本李全的军队,对付山谷之中萧文明的军队就已经十分勉强了——虽然也能够赢,但是赢得十分吃力——现在陡然间两支精锐的骑兵将要向他发动猛攻,他根本就抵挡不住。
于是李全也做出了非常精明的选择——也赶紧退出战斗,先维持住今天不胜不败的局面,以图日后再寻找战机。
李全的行动不慢,在萧家军和娘子军就位之时,他已然脱离了和萧文明的接触,发挥自己对关中平原地形进行十分熟悉的优势,已经越过层层沟壑,渐渐消失在萧文明视线范围之内了。
萧文明当然也不想再打了。
今天这一场仗已经是他穿越以来打得最烂的一场了,再打下去也毫无意义,而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他是不愿意去做的。
正在萧文明也打算鸣金收兵的时候,却忽见杨妙真只带了几个亲信的姐妹,便去追击李全。
莫非是杨妙真觉得这一场仗打得不够过瘾,还想继续和李全打吗?
这显然不可能,就是要打也不可能只带这几个人去,而杨妙真更加不可能脱离萧文明而去和李全媾和。
那总不见得只是想靠嘴遁,就把李全说得投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