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装备配置,显然是无法结成鸳鸯阵的,自然也就无法对倭寇形成绝对的优势。
并且倭寇先过河,萧文明的人马后过河,倭寇可以形成以逸待劳、击敌半渡的优势局面,这是萧文明所无法忍受的。
因此胡宇只能再绕远路,通过石桥过河。
然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条物理和数学上的最基本规律,在如此紧要的时刻,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
虽然步行的速度要比游泳快了许多,而胡宇更是以行动迅速而著称,然而未待胡宇和他的人马度过石桥,那三个水性不错的倭寇就几乎已经游到了河对岸!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忽然从河对岸的小树林里闪出了一队人马……
萧文明隔着小河看去,只见这队人马可不是什么朝廷的官军,更没有什么防备。
只见他们人数约有二三十人,却赶着六七十辆大车,车上装着层层叠叠的箱子,而每辆车上各插着一面,两尺见方的旗帜,旗帜通体白色,只用黑线在正中间绣上了一个“董”字。
不用说,这对人马十有八九是过来买卖货物的商人,乃是一只毫无防备的商队!
以倭寇的战斗力,二三十的队伍,就是正经的朝廷官军、金陵的守军,他们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杀光了,又更何况是区区一支商队呢?
这时的萧文明真是又懊恼又后悔。
他懊恼这些个倭寇怎么就像杀不死的小强一样,想着法儿、变着招儿地给自己添麻烦……
他又后悔自己在渡河之前,为什么不多留下个百十来人的队伍,留在临海县这边,防止有零散的倭寇从大军的分析当中溜过来……
紧张之时,萧文明已然顾不得体面了,扯着嗓子就朝那支商队大喊:“快跑啊!快跑啊!倭寇来了!倭寇来了!”
谁知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画面,再次出现在了萧文明面前。
这支商队明显听见了萧文明的警告,却并没有四散逃开,反而是从容站住了队列。
萧文明在河对岸都看愣了:杀过来的可是倭寇啊!是杀人不眨眼的倭寇!这商队里的几个人怎么这么淡定?竟要比自己初次面对倭寇时候还要冷静……这不是天不知天高地厚吗?
这时萧文明忽然意识到,这支远道而来的“董”家的队伍似乎不同寻常,面对倭寇他们这样从容镇定,或许还真有他们的理由。
果不其然,那支商队刚刚站定,便见队伍之中走出两人,这两人身上穿着黑色的短打劲装,快步跑到河边,看了看马上就要游到岸边的三个倭寇,忽然从身边各抽出一支不到一尺长的匕首,含在嘴里,便是纵身一跃,跳入河中。
这两人的水性极佳,在水中就好像两条过江的鲫鱼,先是浮于水下,不见半点水花,时而跃出水面,劈波斩浪。新笔趣阁
不一刻功夫,那二人便在水里同那三个倭寇正面相遇。
那三个倭寇水性不差,但同这两个黑人相比,那就和旱鸭子差不多。
只见这五个人在水中纠缠、扭打在了一起,过了不过片刻工夫,水面上便泛起一片血花。
定睛望去,那三个倭寇矮小的尸体,已然毫无生气地漂浮在了水面上,而那两个黑衣人,也仗着水势,在水面上浮起上半身,示威一般的举起匕首在空中挥舞。
原来是这两人不但水性好,水下的功夫更是十分了得,在水中以二敌三,依旧将那三个倭寇轻易地诛杀了。
萧文明刚松了口气,却见那两个黑衣人也没闲着,又将匕首塞到嘴里,一个人左右两手各拖着一具倭寇的尸体,另一个人则左手拖着一具尸体、右手抱着三口倭刀,便将这三个倭寇连人带武器拖回了岸边。
这两个黑衣人浑身尽湿,因现在尚是初春时节、天气还凉,为避免感染风寒,刚上岸他们便将身上的衣服脱下,露出浑身紧实的肌肉和黝黑的皮肤。
即便是隔着一条小河,萧文明看了他们的身材和肌肉,便知他们也是武功高强的练家子,并且大抵是精通水底下的功夫,因此才有信心在水下同倭寇短兵相接!
见到这一幕的萧文明陷入了沉思——
就算是占了水下作战的便宜,可这支商队明知对面有倭寇来袭,可应对起来却是这样地镇定和从容,并且第一时间就拿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战术和方法,从而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功。
光这一套动作,先不说是普天之下了,就是在这江南道中、在这苏州府里、在吴江临海二县之中,又有几支队伍能做到的?
而偏偏这支队伍,却又只是一支简简单单的商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