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司马昭之心(1 / 2)

商惠的愚蠢的确让人愤怒,可杀了他,太便宜了!

朱雄英想了个法子,即能出气,又能惩治于他,待事毕后,发到泉州船厂做苦役,让他也知道知道老百姓的那点养命钱究竟是什么挣的。

至于奉化府衙的官差,一律削去良籍,自谋生路。他们不是能耐吗?不是能摆谱吗?那就继续好了。奉化县令则由杨荣临时署理,待朝廷重新派员后,再行跟上。

而铃木武清,铃木武芸兄妹,这对倭人兄妹及沦为囚徒的商惠,则跟着御驾转道宁波。在路上,朱雄英特意亲自询问二人,才得知倭国的鬼蜮伎俩。

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土地广袤,乃天下之中心。倭国蛮荒之地,蛮夷小国,甚慕中原。自汉朝之起便勤堪中原,欲被光武帝赐为倭奴国。

后来,遣隋使、遣唐使等来往,也给倭国带回了大量的典籍、工艺,让倭国得意从蒙昧无知的蛮荒之国,蜕变成如今的日本。

“可随着日本。”,瞧大明皇帝眉头一挑,铃木武清赶紧改口:“倭国,倭国国力的提升,权力核心,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论调。”

倭国的一些掌握话语权的人认为,倭国土地贫瘠,多震多海难,难以生存。若想国家顺序传承,血脉不止为天灾所断,势必要寻求新的立锥之地。

可土地那里是说占就占的,那是要流血的,而当时的唐帝国军威震四方,他们不敢冒然得罪大唐,遂于勾结百济余孽,企图占领辽东半岛,进而窥视中原。

可白江口一战,唐将刘仁轨四战四捷,水路连胜,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那一战后,倭国对白江口一战做了这样的总结:倭国从中国偷师学艺,技术方面落后得很,不仅战船简陋,兵将甲胄质量又不好,又不通晓中原兵书战策,遂含恨东海。

但倭国上下,并不甘心就此失败,他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得痛并思痛,卧薪尝胆。

此后数百年,倭国不断向中原派遣使臣,向中原学习,逐渐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几乎就是个“具体而微”的翻版大唐。......

至元朝末期,元主昏聩,神州动乱,各地异军蜂拥而起之际。一些在国中地位底下的武士团体,瞧准了时间,开始袭扰中原沿海,烧杀抢掠,获取了大量的财货。

倭国贫瘠,国小民穷,一个渔民打三年的鱼,收入也不抵在大明抢一把!所以,倭寇的数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急速攀升,大股的倭寇甚至过了地方守备的军队。

收入的可观,日渐强大的武装,让幕府感到了不安,他们不想重蹈镰仓政权的覆辙,被农民和武士们推翻。

南北一统,权势超过祖父尊氏和父亲义诠的足利义满,在细川和斯波两派军武家族的支持下,派遣武士及军队,开始渗透到他们当中。

武士是分等级的,贵族武士拥有超然的地位,控制他们,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大明眼中,倭国明着频频来使,恳求于大明通商;而暗地里放纵倭寇侵扰沿海,且斩杀明廷使者,乃背信弃义之国,不可交之。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