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腰杆一致!(1 / 2)

朱元璋是开国君主,开国君主最大的特色,就是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创立、改良制度。就像宰相制度一般,哪怕它贯穿了王朝史,还不是说废就废了。

而且,在改良、创立制度方面,老朱还是很有心得的,例如鱼鳞图册、食盐开中、养老政策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今儿,之所以毫不留情的把詹徽摁下,就是因为朱元璋注意到了文官集团的异动。依着老朱的经验,他稍有迟疑,那些按捺以久的文官,立刻就会跳出来。

太子新亡,他们也想趁着太孙没有掌握全部权力时,占据一部分话语权,以便将来为仕林子弟开脱更广阔的天地,施展他们心中所谓的抱负!

在治国理政上有能耐,能让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丰衣足食。这样的读书人,老朱是欢迎的,有多少用多少,他不会埋没贤良的才华。

就像那些他重视的两榜进士,有的不足十年就做到了一部尚书或布政使,起居八座,开牙建府。

可对于那些心怀叵测,想着他年老、精力不济;太孙年轻且对政务把握不大;便要分割话语权的臣工,老朱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拿下詹徽就是个引子,他要拿詹徽的脑袋,作筏子,兴一场大狱,杀一杀蠢蠢欲动的文官集团势头,遏制一下他们的野心。

“雄英,你记住!文官可用,不可轻信,历朝历代文臣把弄权柄,比武将的危害更大。”

“武将手里刀杀人,他们手里的笔,诛心。这就是朕为什么告诫你,赵宋文人比苗刘兵变,更可怕的原因。”

朱元璋在一天,这些人不敢做的太多,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试探。可他死了之后,那便不好说了,太孙毕竟年轻,他不得不时时耳提面命。

呈给皇帝一杯茶,朱雄英却很直白的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在老朱疑惑的目光下,朱雄英提出:朝争有度,朝争有线,相忍为国。

“皇祖,孙儿不是小孩子了,孙儿也当父亲了。”

“在万军阵中,孙儿尚且游刃有余,难道就对付不了几支秃笔吗?”

对付贪官污吏,朱雄英没意见,有多少杀多少,毕竟他们祸害的是国家的根基。可文官集团中,那些抱着圣贤之道,及权欲之心的人不同,他们只是有自己的抱负而已。

这两类人,朱雄英以为,还是可以善加利用的。心中有数就行了,手上注意尺度也就算了。真把他们屠戮一空,朝堂皆是武将,两极分化严重,也未必是国家幸事。

瞧着朱雄英那张与朱标八分相识的脸,再听他那一反常态,与朱标相似的政论,朱元璋有些恍惚,恍惚又看了他那心爱的长子。

怔怔的看了一会,老朱又出臆想中走出来,放下茶盏,淡淡道:“雄英,近来没少研读,你父王的手札吧!”

是的,近些日子来,朱雄英每天都会翻阅朱标批阅扎子,及一些行政的笔记。老实说,受益匪浅,心中扼腕痛惜,若朱标可为帝,必定是一朝文治盛世。

与他宅心仁厚,心智清名的父亲相比,朱雄英差的很多,差的很远。读那些批语,想起朱标对他敦敦教诲,也让朱雄英身上的煞气,消退不少,温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