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吕氏教子(2 / 2)

据探子传回来的讯息,抵达藩昌海的东察哈台联军各部,不足八千,其余尽殁于滚滚黄沙之中。

这份战绩,这份对战场把握的能力,别说李景隆了,就是他爹李文忠复生,也不一定能干的比他还漂亮。

引用兵部一些阁员的话,太孙身俱陛下、开平王血脉,运筹帷幄,骁勇绝伦,是天生的。是的,除了这么想,李景隆也不知道该怎么如给给朱雄英下定义。

说句不好听的,宗室之中,最能打的当属晋、燕、齐及被圈的秦四王。李景隆大胆推断,再给太孙几年时间,他们四个捆在一起,也未必能打的过他一个。

所以,在带兵上,跟太孙较劲,无疑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不,不!我也要军功,就像皇祖一般!”,朱允炆不觉得他大哥有多了不起,固执的认为,他缺少的就是机会。

可吕氏不得不坦言相告,朱允炆与他祖、父、兄之间的差距。皇帝残忍、但明辨是非,太子仁厚,却不优柔寡断,而朱雄英两者兼备,继承了二人全部的优点。

摆在朱允炆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孝!在这个孝大于天的时代,王法也要给孝让路,既然争不过太孙,那就只能在孝之一道上作文章。

要是一味的硬碰硬,恶了皇帝、太子,失去了他们的庇护,太孙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拿下朱允炆。别不信,当年秦王也不信,结果现在还圈在应天的王府中呢!

“儿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孙的每一仗,都是用他的命去换。”

“可这世上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他只要输一次,你的机会就来了。”

“所以,对你来说,保重自身,在祖、父膝下当个孝心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吕氏嫁到皇宫这么多年,她太清楚这里面的道道儿。朱允炆只要把握住孝,不仅能收获皇帝、太子的青睐,更能在满朝文武面前,应得比太孙更多的赞誉。

天子,什么是天子,人人拥戴的才是天子。像朱雄英这么能作的,很难保证将来不会走炀帝的老路。到那时候,天下臣民才会看到仁孝的朱允炆,才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

所以,耐心对朱允炆,太重要了。吕氏坚信,只要他们的父王,能当二十年皇帝,局势一定会发生逆转,强势的太孙必定与太子因为权力矛盾重重。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朱标是一定能干出易储之事的。

像斗败公鸡一般的朱允炆,垂头丧气,完全打不起一点精神。母亲的话,让他切实的感受到,他与朱雄英之间的差距太了。不管服与不服,事实就是如此。

而要想搬回这一局,除了卧薪尝胆,似乎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坦然接受朱雄英比他强,让自尊心极強的朱允炆,感到莫名的耻辱。

捶了几下地砖,朱允炆不甘道:“母妃,儿臣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