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人,就是抓住了朱标没有带过兵的短板,又不会轻易开杀戒,所以才原封不动的送上来。
“徐允恭节制陕西军队后,杀了三十五人,将火耗两成半的惯例降到一成。”
军饷出库,兵部与户部交接时,每一锭都是要过称的,保证足量足两的交付,这个环节绝不会出错。
千里之遥的陕西的火耗可以降到一成,那与直隶近在咫尺的浙江,为什么就高达三成呢!
按照规矩,军饷解赴都司后,由都司营造负责容成小块,然后分到诸卫去。
所以出问题的环节,要么是都司的人在熔炼前直接截留了一部分,要么就是熔炼过程中有人做了手脚。
但不管那样,都司的人是绝对脱不了嫌疑的。大明是军户制,只要官不过指挥使,都别想脱离军户籍。他们的话语权轻,自然要沦为被坑的对象。
查这种案子是很麻烦的,要涉及军规,又要考虑派系,就比如浙江的,多半是信国公的部下。三法司要查,是需要时间,需要证据的。
可将士们等不了,真闹出兵变来,丢的还是朝廷的脸面。反正,这些千户以上正职,要么参与其中,要么涉及渎职,拿他们的脑袋,安抚将士们不大不小正合适。
虽然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可能有几个冤死鬼,但朱标不得不承认,混小子的办法,也不失为两全之策。先把局势稳住,然后徐徐图之也是对的。
但朱标毕竟是老子,老子怎么可能让儿子比下去,所以又从奏章中挑出了两本,以此质问。
“还有,一人在通政使司衙门前自缢,你就要申饬通政使蔡追、左通政茹常,还命三司全力介入调查。”新笔趣阁
“这个,户部主事-梁孝,一份本章,区区五百余字,他竟然写错了三十字。如此不成体统,你还注解勉励了一番?”
相比于头一个,这两个就简单多了。按照明制,只有三品以上的臣工,才可以直接向天子上本言事。下面的人,想要直达天听,在有司衙门面前如果级级上报,便只能以死相谏。
通政使蔡追、左通政茹常,就因为人家是不入流的末吏,便打发到了应天府。御史都老爷们的弹劾是对的,换成朱雄英,也弹劾这俩死抱着朝制当牌坊的家伙。
至于,户部主事-梁孝写错别字,再正常不过了。他一个抡刀的丘八,转了文职,写奏本的时候,词能答意便是好的,犯不着跟他较真。
当然,太子要是觉得不妥,那就罚俸三个月,再写五十篇大字,让他吸取个教训。
“你。”
张弛有度,考虑全面,以己度人,恩威并施。这小子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了朱标的预计。
虽然与他行事作风大相径庭,但也许,换一种新的方式,能在朝堂起到不同的作用。
所以,朱标也只能,摆了摆手:“行行行,你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