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七八枪后,刘邦一脸满足的扭头看向刘盈:“这种燧发枪的产量如何?什么时候可以发放军队使用?”
刘盈稍加思索了说道:“目前产量还不高,需要列装军队的话还需要再等几年。首发更新@现如今的话每个月就能制作出一百一二十支枪,等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产量大概率就翻倍了!然后再有一个五年计划,月产量就可以上千!”
刘邦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畅想的神色,举起手中的燧发枪问道:“你确定?我说的可是这种宝贝!”
刘盈摇了摇头:
“不是这个,咱们玩的这是升级版,枪管里有膛线,可以提升射击精度和射程,但子弹造价太高且工艺繁琐,不适合列装军队。我说的是简配版,没有膛线的那种!虽说是简配,但三十步内,也可指哪打哪!”
“可惜,可惜……”刘邦脸上闪过几分遗憾的神情。
三十步内,也同样是蹶张弩的发力期,破甲能力同样不容小觑,而且射速要比燧发枪快上不少。
嗯,毕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穿上厚实的板甲,列装普通士兵的胸甲大概只有一点五毫米,可以抵挡住弓箭的抛射。
而郎中骑兵以及那帮郎卫穿着的重甲,厚度全部在两毫米以上,可以近距离抵抗强弩的射击,基本免疫刀枪剑戟的噼砍穿刺。
比如马基亚维利在他的《佛罗伦萨史》中说道,当时的战争几乎没有生命危险,人人骑在马上,有铠甲护身,万一打不过,还可以投降保命……
刘盈从刘邦的脸上看出了他想要说什么,只不过现如今燧发枪的产能还没有爆,所以他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他想要让燧发枪取代强弩的目的,主要是算了一笔经济账。
弩失羽箭的造价和铅弹火药,要高一些,但后者可以保证击杀身穿铁甲的武士!
而且一把强弩从选材到制作完成交付使用的时间,动辄一到两年,一支燧发***作却最多只要两三个月,这还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速度。
如今刘盈搞出制作流程改革,部件标准化生产之后,每支燧发枪的交付速度至少提升了一倍。
嗯,所谓制作流程改革,就是建立不同的生产线和工种,比如制作击发装置的钳工、制作枪管的铁匠、制作木头枪体的木匠、以及最后总装和负责装饰的漆工。
这样,可以将降低工匠的培养成本,以及技术扩散的风险。
而为了提升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主要是培养学徒,将自己吃饭的手艺传承下去的动力,刘盈特意画出大饼。
等到年底考核的时候,凡是有哪个工匠能够带出三个考核通过的学徒,就可以获得新城的一套房子!
另外,每多带出一名学徒,可以获得十万钱的奖励!
虽说长安米贵,但如果将这十万钱拿去购买诸如南昌城开发债券之类的理财产品,每年获得的利息就足以供他们一家老小吃喝了。
更不要说如果能按照工期交付足够合格的产品,他们的薪资待遇还会获得提升。
这样一来,有了稳定的工作,再加上房子也是自己的,生活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这些颠沛流离了半辈子的工匠,就可以真真正正的立足在了这天子脚下!
所以,燧发枪的交付速度就从之前的每月十几支,几十支,一路稳定在了每月一百一二十支。
嗯,燧发***作在这个年代并没。(本章未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刘盈:一起扛过枪!
有科技壁垒,无论是枪管还是击发装置的弹黄,都可以通过手工的方式解决。
尤其是枪管,刘盈吸取了手工锻打卷制熟铁会有炸膛的风险,特意使用的是先用熟铁打造一根实心的铁棍,然后渗碳增加材料强度,最后再使用手摇式的镗床来制作枪管。
至于弹黄,也完全可以通过手工锻打的方式获得。
从出土的文物上看,秦汉时期能工巧匠的手艺其实并不比明清时代的工匠要差,那么明清的工匠可以彷制出燧发枪,汉朝的工匠自然也可以。
只不过困扰汉朝工匠做出火器的难点,在于就是没有精确的图纸,以及用于制作这些零件的专用工具。
刘盈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听到刘盈的话,刘邦捻了捻胡须,对于远处叮叮咣咣的生产工坊来了兴致,随手将之前爱不释手的燧发枪丢在一旁,一把抓住刘盈向远处走去。
“我还没玩够,我不走……”
“不,你玩够了,乃公说你玩够了,你就玩够了!”
“不讲理啊!”
“呵呵,这世上有当爹的需要给儿子讲理的规矩?”
ps:关于手工制作燧发枪,可以参考B站的一个视频,标题是《纪录片,燧发长枪完整手工制造过程》,五十八分钟的那版,只不过他做的是贵族们的猎枪,如果是装备军队的燧发枪,制作流程要简单不少,毕竟耗材们手中的家伙不需要凋花以及精美的部件……。
第一百六十九章刘盈:一起扛过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