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
高顺正准备告辞离开时,忽然想起了什么。
他赶忙折返回来,从怀中摸出帛书,双手呈于刘辨:“陛下,这是末将多年练兵的方法,以及心得体会,还有此次训练陷阵营的方案。”
刘辨接过帛书,不由惊诧:“这么快便准备妥当了?”
高顺点点头:“陛下交代的事情,自然要尽快完成,末将本想在觐见的第一时间呈报,却被朱侍卫直接带来了演武场,因此稍有贻误。”
“好!”
“很好。”
刘辨展开浏览,目光策略扫过:“士循写得非常详细,朕必定会好生研读,希望你能炼出一支真正的铁血强军。”
高顺拱手抱拳,铿锵言道:“必不负陛下厚望。”
刘辨摆摆手:“快回营去吧,从明日开始,要正式投入训练了。”
高顺颔首:“喏。”
旋即。
躬身倒着离开演武场。
望着高顺离开的背影,即便是荀彧,也不由地点头称赞:“果然是好将军,微臣相信,陷阵营在士循的带领下,必不负其名。”
刘辨对此更加自信,毕竟在没有神兵协助下的历史上,他就已经用辉煌的战绩,向世人证明了其能力,又何况是加强版的陷阵营。
“恩。”
刘辨极其肯定:“朕亦然也。”1
荀彧一揖:“陛下,步兵交给徐荣、高顺足矣,接下来的骑兵,您是否也有想法?”
刘辨倒也没有遮掩,淡然笑道:“自然有!不过以如今咱们的状况来看,战马虽然足够,但缺少能领兵的将领。”
“哦?”
荀彧皱了皱眉,试探性问:“陛下,有吕布、曹性、韩当等人,难道不够?”
刘辨哂笑,摇了摇头:“差之甚远。”
一支军队不光是要有主将,而要搭建起军职体系才行。
以目前刘辨麾下的这些将士,除了吕布,相对靠谱以外,没有一个让刘辨特别满意的,即便是辽西出身,精通骑射的韩当,依旧有些瑕疵。
如此,就更别提曹性、侯成等武将了,他们充其量只能是军司马、军侯等级别的将才,想要当骑兵营主将,实在是差点得有点远。
嘶—!
荀彧惊诧,倒抽一口凉气。
他能从皇帝陛下那双坚定的双眸中,感受到他对新式骑兵的规划,一定会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或许未来即便碰上西凉骁骑,亦有一战之力。
“陛下。”
荀彧揖了一揖,轻声道:“微臣以为,如果将领不够,咱们可以选将,此前在考课中有很多是以兵法出仕的。”
“咱们不如......”
言至于此,荀彧声音拉得很长,饶有兴致地道:“将全军精锐及兵法出仕者聚集起来,组织一场骑术大比武,以此挑选骑兵将官,如何?”2
“嘿—!”
刘辨扭头瞥了眼荀彧,淡笑道:“英雄所见略同!实不相瞒,朕是昨日方才想到此法,毕竟,以兵法出仕者,大都武艺非凡。”
“如此一来,咱们正好可以将其统统分配,该入骑兵营者,编入骑兵营,该入步兵营者,编入步兵营,对他们也算是有个交代。”
之前以经学考课出仕者,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各地县令,随着唐翔、鲁肃的提拔,同样有新人成功补位。
但是......
一直以来,刘辨都很少对以兵法出仕者有安排。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忙,实在顾不上这种事情。
但是现在,农耕已经全面进入正轨,而训练步兵的事情,同样有了妥善的安排,只剩个骑兵,自当可以全力解决。
荀彧揖了一揖:“微臣正有此议。”
“不单是他们。”
刘辨深吸口气,补充言道:“咱们还可以在各军、各县兵,甚至是屯田军中选拔,凡是精通骑术、箭术者,皆可报名参加。”
“恩。”
荀彧沉吟片刻,颔首点头:“微臣明白,这便派人飞马传令各县,张贴出告示,三日后,齐聚马场,准备大比武选将。”
“可以!”
刘辨毫不犹豫地做出肯定,旋即摆手示意道:“跟朕回文德殿,昨日正好将大比武所需要的道具记录在案,你发下告示的同时,派人将其准备齐全。”
“好。”
荀彧应一声。
旋即。
跟着皇帝陛下返回文德殿:“这其中有咱们要大比武的内容,包括骑射、过障碍、劈砍、换装等内容,如果文若有补充的,可以添加进来。”
“啊,这......”
荀彧忙不迭摇了摇头,轻声道:“微臣不精于此道,还是按照陛下的要求,进行准备吧,亦或者微臣可以寻求徐荣、吕布的帮忙,稍作添加。”
刘辨点点头:“可以,没问题!徐荣不仅精通步战,更精通骑战,你去寻求他的帮忙,或许真的可以查缺补漏。”
荀彧应声承诺:“既如此,微臣告退。”
*****
南阳,宛县。
农田碧绿,小桥流水。
一阵微风拂过,绿涛滚滚,如同置身海洋。
哒!哒!哒!
一辆马车由远及近,缓缓驶来。
“叔父,这里便是宛城附近了。”
韩嵩对面,一个少年郎指着外面的阡陌小路,路上满面堆笑的百姓,正戴着草帽,扛着农具,朝附近的庠序赶去,准备接孩子放学回家。
他叫韩毅。
乃是韩嵩的族侄。
韩嵩放下手中书卷,举目望向窗外,稻田中依旧零星地站着辛勤劳作的百姓,他们头戴着草帽,面朝稻田,背朝天。
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圆盘高高矗立,它至少有五六丈高,缓缓地转动,带着潺潺的溪水,顺着水渠,汇入农田。
近前的稻田中,一个女子直起腰来,手里抓着两条鱼,冲阡陌小路上的男子不停招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狗哥,接回娃来,给你们炖鱼汤喝。”
“好嘞~~~”
这一幕,顿时惊掉了韩嵩的下巴。
他不禁好奇,抬手指向女子,像个山炮一样,傻乎乎张嘴便问:“佳恒,这是怎么回事,居然可以从稻田里抓出鱼?”
“哦,那个呀。”
韩毅脸上遮掩不住的笑容,赶忙介绍道:“是朝廷研发的一种新型稻田模式,叫做稻田鱼生态养殖。”
“以前侄儿不太相信这些东西,总感觉鱼会把秧苗全部吃掉,但在朝廷的坚持推行下,这稻田鱼生态养殖,是大获成功。”
“如今我们南阳的百姓,很多都可以吃上稻田鱼,那日子过得不知有多好哩,才不过数月时间,您瞧见没有,那些娃娃们都胖了不少。”
正在此时,前方的道路上,一些孩子蹦蹦跳跳地赶来,嘴里还哼哼着一些歌谣。
等到孩子们近前时,韩嵩才听得清楚:
“帝临南阳,百姓安康;”
“免赋赐农,屯垦开荒。”
“稻田养鱼,水车灌溉;”
“开设学堂,教书育郎。”
“师言读书,当明志向;”
“学成文武,报效帝王。”1
“帝临南阳......”
“......”
一遍遍的声音冲击着韩嵩耳膜。
他简直不敢相信。
宛城附近百姓的孩子,居然可以吟诵童谣?
而且,在韩嵩心里,这可不单单是一首童谣,更是民心的体现。
南阳皇帝陛下来此尚不足一年,便令南阳大治,民心可依,此真非常人之能也。
“佳恒,这童谣是......”
不等韩嵩问完,韩毅便点了点头,肯定地道:“是孩子们自己编的,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首童谣,你没听过呢。”
韩嵩一脸的不敢置信:“果真?”
韩毅极其肯定:“当然!比如有一首童谣,就是专门叙说稻田养鱼的,好像是这么唱的,小鱼儿,稻田游,跃垄墙。”
“墙......”
言至于此,韩毅皱着眉,沉思良久:“墙......墙什么来着?原谅侄儿愚笨,忘记了后续,不过它是描述稻田鱼长大后,跃垄墙的画面。”1
“哈哈。”
韩嵩仰天哈哈一声:“原来如此。”
韩毅兴奋不已:“叔父,请恕小侄说句公道话,虽然咱们家族深受免赋之害,但不得不承认,南阳百姓却更加富足,这才是书中描绘的大同世界,不是吗?”
“这......”
韩嵩蹙了蹙眉,没有接话。
韩毅却是更加的来劲,张嘴便道:“何谓大同?《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M.biQUpai.coM
“叔父!”
韩毅眼神中闪烁光芒,扫过窗外的稻田、水车、唱童谣的孺子:“以前小侄不相信陛下能得天道相助,但是现在,小侄确信无疑。”
“陛下!”
韩毅极其坚定:“便是天选之子,将来匡扶汉室,再造乾坤者,必是南阳汉庭的这位,而非董卓控制的长安傀儡。”
韩嵩虽然经历了太多的现实洗礼,但内心同样有颗大同之心,这是每个读书人心中最神圣的理想,它只会被掩埋,绝不会消失。
“听佳恒的意思......”
韩嵩试探性地询问道:“你也准备参加朝廷的考课了?”
韩毅点点头:“没错!小侄已经报名,估计再有三、五日,便能开考,我要向族兄一样,先从县令、县长开始干起,协助陛下,再造朗朗乾坤。”
“好!”
韩嵩忍不住点头称赞:“好志向,叔父支持你。”
韩毅淡笑:“多谢叔父。”
“有什么需要请教的吗?趁现在还有时间,叔父可以教你。”
“真的?”
“恩。”
“当然有!”
“......”
马车一路缓行,穿越稻田海,直奔宛城。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
终于。
抵达宛城。
韩嵩将族侄送至公车署,旋即直奔尚书台。
将来意奏明后,便随同书佐,赶往大殿。
荀彧着手安排骑兵大比武的事情,此时尚书台由鲁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