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一次内阁会议(求订阅)(2 / 2)

这两个方案都不能立刻解决公务人员短缺的问题,秦汉知道余满江的最后一个举措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他示意对方继续讲下去。

“从短期目标来看,我们可以任用哈德逊公司遗留下来的白人。”

此话一出,引来了其余几个人的侧目,这个建议也幸亏是余满江提出来的,要不然就是妥妥的阴谋变天了。

余满江倒是不在乎几位同僚异样的目光,他继续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只让他们担任事务官,不让他们担任政务官,在我们俘虏的那些白人里,有不少都是勤勤恳恳的低层办事员,其实也没有什么做过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他们能写能算,如果全部交给张大麻带着去干最低等的苦力活,那就太浪费了。”

余满江的话说得没错,鉴于现在的情况,华人的人数太少,在移民数量拉起来之前,把能写会算的白人填充到基层岗位去,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那就把公务人员区分开,官是官,吏是吏,两者不能相通。”秦汉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在明清时期,基层官吏本身也是分开的。

就拿一个县衙来说,除了县令、教谕、县丞和典史等少数人是吏部认可的“官”之外,其余三班六房里的书办和班头都是小吏,他们的任命不需要经过刑部认可,而且地位很低,几乎也没有可能成为官员。

让有一定技能的白人办事员来当“小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那么在建设地方制度的时候,华殷帝国完全可以模仿明清时期的制度。明清的基层制度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也有先进之处,只要能够选拔出合适的官吏,并加监督,是能够有效地对地方进行管理的。

更何况,北美大陆的华人势单力薄,不可能形成盘根错节的宗族势力,这本身就避免了很多可能弊端。

秦汉考虑完这些问题之后,觉得余满江的方案利大于弊,所以当下就同意了,并且让他大胆地尝试。

除了官吏的选拔之外,秦汉还给余满江布置了一些相关的任务,涉及到了薪资、培训、考评、晋升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是关系到军心和民心的大问题,完全马虎不得。

同时,余满江还要为伊格尔县、道森县、白马县、丘吉尔县和约克县重新挑选五位县长:为了统一称谓,现在所有的大型定居点全部更名为县。

这几个县在未来会承担不同的职能:约克县是行政中心,道森县和伊格尔县是金矿区、白马县是西部皮毛交易中心,丘吉尔县是重要港口。

“一定要挑信得过的人去,天高皇帝远的,我们也管不到,他们要是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就都会被蒙在鼓里。”

“这个我明白,当县长的人,我一定会精挑细选的。”

秦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但是他可不会完全寄希望于人人都能拥有“自律”这种高尚的品质,他还有其他的方法监督这些远离首都的“百里侯”,那就是手下的保密局。

至此,余满江的汇报基本就结束了,接下来就轮到给李正布置工作了。

自从秦汉宣布了各部门的人事任命之后,李正的情绪就有点低落,包括今天来参加会议也一样。

李正郁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余满江的职务比他高了一截。

以前,虽然余满江管的事情就比他多,但是毕竟没有正式的任命。李正总认为自己才是最早的“从龙之臣”,职务自然是最高的。所以当余满江的职务比他高之后,他就隐隐有些不快。

李正自然不敢怨怼于皇帝陛下,而是把怨气归结到了余满江的身上,认为他之所以能“捷足先登”,完全是因为他在“劝进”这件事情上占了先机。

未此,这两天李正对余满江都非常冷淡,今天开会之前,他也特意选了一个距离余满江最远的位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