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到处烽火(1 / 2)

洪熙三年三月,盛庸还在前往东本的路上,朱高煦接到了来自南洋的奏报。

退役百户徐石头,护送齐王一家到大澳后,没有找到朱棣。

但找到了一个金矿。

徐石头思来想去,重新上船,回到旧港,同时向朝廷奏报,齐王一家,也被带回旧港。

因为他如果在大澳寻找朱棣,恐怕粮草不济。

张辅得到消息后,先把齐王一家安顿在旧港,同时快船飞报京师。

朱高煦拿着奏报,一脸郁闷。

朱棣没按他的设想在海边建城,而是深入内腹,显然是惧怕朱高煦。

但朱棣带着两万多人进入内腹,补给就是个问题,联系更是个问题。

大澳这么大,按现在的通讯和移动方式,以后想找到朱棣就难了。

朱高煦现在正在攻伐东本,对大澳这么远的金矿并没什么多大兴趣,因为开采的成本极大,需要运用大量的民夫和工匠。

但这样的地方,肯定还是要占住的。

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再派人去占大澳的金矿,然后不断的移民,若干年后,大澳会不会出现两股势力,即朱棣的,和自己的?

大澳现在没功夫管,但也不能放弃?

“传旨张辅。”朱高煦很快做了决定。

“在大澳金矿所在盆地边上,设大金所,兵员一千一百二十人,运火炮二十门。”

“每年与旧港轮换。”

“大金所负责捉捕四周土著,先建城,再挖矿。”

朱高煦决定在金矿边上先建个小型的卫城,然后再运个几十门炮过去,做好防守。

这道旨意刚刚发出去没多久,兵部尚书刘俊和通政司使朱浚匆匆来到皇城求见皇帝。

“甘肃都指挥司何福急报,嘉峪关外,发现大股蕃骑,何福派人出关查探,凝是帖木儿的骑兵。”

朱高煦还是第一次听到帖木儿帝国的消息,他连忙招了几个比较了解帖木儿帝国的人来询问,其中有个叫纪铭的礼部郎中,在永乐初出使过帖木儿帝国,当时还在那看到到过寄居的本雅失里。

纪铭向皇帝介绍了一下帖木儿帝国,又言,讨逆战前,宋晟就上报朝廷,帖木儿准备大举伐明,集中八十万兵马东征,但在东征的路上,帖木儿死了,所以就没到明朝来。

“这是又东征了?”朱高煦非常郁闷,他还想好好的休养生息,没想到帖木儿帝国居然打上门了,而且他刚刚准备对东本作战,来的真不是时候啊。

“让何福再探,一定要知道帖木儿的意图,查探他们有多少兵马。”朱高煦一面下命令,一面脑子里飞快盘旋,如果真的又要打仗,该动员多少兵马?要不要御驾亲征。

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陆续有急报从三个方向传到帝国京师。

南洋诸国联合起来,于二月攻打旧港明军,这是张辅在奏报发现金矿之后没多久又报上来的,但张辅言,当时明军以强大的水师和火炮,把南洋联军打的溃败,但没有追击,张辅请奏皇帝陛下,下步该如何。

与此同时,第二次下西洋的郑和正好来到旧港,张辅请他暂停等皇帝旨意。

除了南洋,辽东总兵官平安来报,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大举入侵,派兵袭扰明军长春城。

明军的长春城还没完全建好,北元举兵数万来攻打,平安正与此对恃,等皇帝命令。

洪熙元年和二年大明还是一派平静和安祥,没想到刚刚进入洪熙三年,大明四周遍地烽火。

先是明朝举后东征,大军前脚刚走,北元和南洋同时来攻的消息传到,接着是帖木儿的入侵。

何福在几天后又来报,帖木儿大军前锋十万来到嘉峪关外,打了一天没打下,转而东进,绕过嘉峪关,往大明西北部去,估计会沿着长城在外面绕。

大明在此时的长城连绵上千里,从嘉峪关一直到贺兰山。

如果何福没猜错,帖木儿大军要么从甘肃这边找地方破关而入,要么绕向大同附近。

后者要多走绕数千里,所以何福请皇帝陛下尽快布置。

三月中旬,朱高煦一道道旨意发向各处。

命郑和和杨立山的舰队,暂归张辅统帅,全力打击南洋各国。

驻守南洋的旧港都司,交趾都司、西贡都司三大都司兵马皆归镇南总兵官瞿能节制,张辅为副,从陆路和海路两路,分攻南洋各国。

具体做战事宜,由瞿能和张辅自已做主。

朱高煦只有一个要求:“告知瞿能和张辅,此战务必取胜,当不惜代价,用火炮和铁骑还有火油,狠狠的教训夷人。”

朱高煦在圣旨中提到火油,而南洋各国的很多建筑都是木制,可见此战,大明将夷平一切敌人,毫不留情。

命四川瞿陶领兵三万进入甘肃,支援何福,防备帖木儿,命山西陈文加强武备,预防帖木儿,命北平顾兴国,加强武备,随时支援山西。???..Com

朱高煦言,一旦有关被破,各地当坚壁清野,迁移百姓,退往重城。

帖木儿万里东征,很难攻破重城,更需要大量的粮食。

而在辽东总兵官平安那边,朱高煦只写了几字:“平安还有讨逆勇乎?”

平安接到圣旨,仰天狂笑,聚集兵马,准备迎战本雅失里。

一道道命令放往各地后,朱高煦揉了揉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