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往昔之例
已是申时。
相比起晌午,此刻东台场的风吹得似乎更大了些,尽管阳光明媚,但并无甚暖意可言。
那明显西挂的太阳,仿似已无多少气力,懒洋洋地靠于天空中。
虽然要比晌午还冷了些,但东台场似乎甚为喧闹,各个方向均可见穿梭不停的身影。
这些多为衣衫褴褛、头发蓬松的灶丁,他们虽然衣衫褴褛,但抱臂呼寒唤冷的并没有几个,反而大多均为喜气洋溢的模样。
大片大片的滩荡地之上,灶丁的身影更多一些,他们约略分成数十小队,分散于滩荡地的各处。
每支小队中,既有衣衫褴褛的灶丁,也有盐场的官吏,更有锦衣卫,惟独没有总催或团首的身影。
小队之中的灶丁的脸上均带着些许兴奋之意,而盐场官吏却大多惶恐不已,那些锦衣卫则淡然之极。
其中的一支小队,却是一身布衣的王璟领头,跟在他身边是刘瑾,而匡左、匡右两兄弟以及灶丁程明等人亦在小队之中。
他们正站在一片滩荡地的边缘处。
只见程明伸手朝这片滩荡地虚划了划,满脸喜色地望着王璟道:“王大人,这片就曾是我家的滩荡地。”
王璟微微点头:“可知边界在哪?”
“小的知道,他们也知道。”程明一边应着,一边指了指同行的包括匡左和匡右在内的数名灶丁。
“好,你引路,先丈量吧……”王璟“嗯”了声。
他话音刚落,两名锦衣卫应声而出,其中一人还手持绳尺。
稍顷,一人在边缘处蹲了下来,另一人却拉起绳尺的一头,与程明结伴往滩荡地走去。
那被扯得越来越长的绳尺标有刻度,隐约是“一尺”、“二尺”、“三尺”等字样。
这自要比后世的卷尺简陋得多,体积也大得多,反倒和放风筝所用的卷线绞盘有几分相似。
过得一会,那拉着绳尺往里走的锦衣卫已在另一头站住不动,还朝着这边挥手示意。
这边仍手持绳尺“绞盘”的另一名锦衣卫,随即报出相应的数字。
而站于王璟旁边的刘瑾,一手托着一籍册,另一持笔,在写写划划。
---
夕阳西斜,泰州分司的某庭院之中。
已经换上杂色团领衫的王璟,双手各拿着一籍册,与一身飞鱼服的牟斌,正朝着南边、肃穆地并排而立。
两人南侧约莫三四步外,二三十名运司、分司及盐场官吏朝北而立,这些官吏大致站成四行。
众官吏无一例外均大气不敢喘,微微低着头,似乎等候着王璟训斥。
而在这些官吏的周边,每隔一小段距离便站着一名锦衣卫,二三十人约略围成一个圈。这些锦衣卫的目光均投在官吏之身。
王璟双目只来回扫视着眼前的官吏,迟迟一言不发。
牟斌更如事不关己一般,双手抱臂冷眼旁观着。
庭院寂静无声。
过了不知多久,王璟突然轻咳一声。
随着他突起的轻咳声,不少官吏的身躯竟微微一颤,仿似受到惊吓。
“方都转运使……”王璟对官吏的反应视若不见,出言唤了声。
“下官在。”站于队列最前排中间位置的一名官员躬身应道,正是两淮都转运使司的方都转运使。
“你可曾览阅过他们数日前所呈递的籍册?”王璟举起左手的籍册,朝方都转运使扬了扬。
“下官并未曾览阅。”那方都转运使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