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在三年一次的乡试成功考取举人,自然是值得庆贺之事。
科举考试,乃寒门子弟出头的必经之路,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据后世专家考究,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于隋朝,到唐代时才得以确立,并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而至宋代更得到完善发展。
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数百年的改善发展,至大明时,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备。
老朱未建立大明之时,就已经很重视科举,当年他还称吴王,就曾设科选拔人材。
在洪武三年,老朱更下令开设科举纳才,他认为“设科取士,期必得于全才,任官惟贤,庶可成于治道”。
此外,他也认为开科取士是“以起怀材抱道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符。”
“三年大比”之制,就是老朱于洪武十七年亲自制定的,亦即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每逢子、卯、午、酉年的秋季举行乡试,而逢丑、辰、未、戊年的春季举行会试。
大明的科举考试,由低到高,大致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级别。
童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分县试及府试。前者既然称作县试,那自然是在各县进行的,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二月,由知县主考。
考生若能通过县试,就可以于当年四月继续参加由各府主持的府试。如果考生在县试、府试均能顺利通过的,就称为“童生”。
院试的级别稍高,一般在府或州的院学举行,又分“岁试”和“科试”两种。
其中的“岁试”每年均会进行,是对每年获得“童生”资格考生的再次考试。若考生能顺利通过,即成为“生员”。
虽然“生员”只是大明士子队伍里最低的等级,但获得此身份后,就可享受“免其家二丁差徭”以及“师生月禀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等待遇。
拥有“生员”的头衔,意味着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对一般生民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
“科试”并非每年均考,是对已入院学的“生员”进行的考试。其中的考试优异者方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而如若成绩劣等则要受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
乡试,因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每三年才举行一次。而乡试可以说是最重要也最难的考试,一旦通过就具有做官资格,并且可以继续参加于京城举行的会试。
通过乡试的考生被称为“举人”,因他们有了当官的最低资格,在一般生民的眼中,他们已是举人老爷。
而会试,又称“春闱”,在乡试后第二年的二月,于京城由礼部主持开考。一般只录取三百人左右,榜上有名者称为“贡士”,也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是大明最高级别的考试。一般在三月举行,试题由内阁阁员事先预拟好数题,再上呈皇帝定夺。
只要考生不犯禁,不大逆不道,殿试一般不会黜落,只会排出先后名次来,考得最差的也是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名次分成三甲。一甲是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的,一般有一百名左右,均为进士出身;三甲就是剩余的其他考生,获同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