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要死了,任务也完成了……把虎符交给刘彻……任他折腾吧,等到下去了,怎么给祖宗解释,那就是刘彻的问题了。
只是估计老太太也没想到最后刘彻竟然交出了那样一张近乎于完美的答卷。
至于百姓过得如何……
说句不好听的,别说老刘家的皇帝了,就是朝堂百官,还真未必会把这天下芸芸众生当一回事,当然,因为看不到一丝希望彻底揭竿而起的那种时候除外。
这可不是刘彻晚年那种百姓只是纯粹因为吃不饱而开始的各种造反。
只要希望还在,皇帝愿意反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选择息事宁人,继续相信皇帝。
在曹酩回去之后的第二天,刘彻就直接颁了一道诏书出来。
一道诏书,两枚大印,通传天下。
内容只有一个,命天下所有县举荐一道两名德行优良、弱冠左右年纪的人入长安。
朝堂上那些啥都喜欢杠一嘴的杠精,在看到诏书上面两枚大印之后都选择了闭嘴。
刘彻他们还敢杠,可面对还握着兵权的女人(窦老太太)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舍生取义……不对!是舍身饲虎。
当初宁成上司郅都的结局还历历在目呢!
在这一道诏书之后,刘彻又弄出来了两道。
一道给朝堂众臣,一道给列侯世家。
在这两道诏书当中,刘彻把所有能说的事情全部给说了个清楚。
很明显,这就是给他们的福利。
当然,建学院以及学院的老师都有谁,这一点不仅没说,他还特地派了人去警告百家当中那些已经被选定作为学院老师的人,让他们不要把不该说的东西说出去(尤其是他们要去学院任职这件事)。
只要谁敢乱说……直接撤编制,然后丢去大狱里面待着。
百家当中,别说是人,就是看门的狗,只要刘彻想,都能把它犯过的罪给事无巨细地扒出来。
别问这些事情曹酩是怎么知道的……
‘绣衣使’这种机构的存在,整个长安城里底层以上的中高层都知道。
从自家老娘嘴里,曹酩还得知了一件事情,刘彻把这个机构扩充了。
得知了这件事情的那天,他就明白了一件事情。
后世华夏人均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是有根源的……在没能掌握兵权的情况下,刘彻这孩子对于自己手头上暴力机构的渴望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
如果现在真要把火器搞出来……估计刘彻也一样会患上火力不足恐惧症。
毕竟火器时代,尤其是能搞出半自动火器的时代,人数对于战争走向的影响确实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了。
当然,如果对方人数真的能达到那种己方火力后勤跟不上的程度,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对于现在而言,刘彻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应该叫做……武力不足恐惧症?
因为恐惧不足,所以进行扩充。
嗯……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应该也能叫做……武德充沛了吧?
当然,应该说大汉上下,人均武力不足恐惧症了,毕竟被匈奴压着打了这么大半个世纪,要说没有武力不足恐惧症那才是有问题。
尤其越靠近匈奴的地方,就越是对于武力的不足有着恐惧,而不是恐惧武力。
当然,还得再加上一点,那就是恨,恨不得寝匈奴皮食匈奴肉的那种恨。
这个游牧文明的帝国给汉朝百姓,尤其是边关的百姓带来了太多灾难。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由血泪及诸多性命织就的。
匈奴于大汉,就像是后世的小日子于华夏……不!或许还犹有过之!
和解?
或许可以和解,但那也是在其只剩下一帮愿意忘记其血脉、其姓名、其来源、其出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和解。
大汉不排斥任何蛮夷入华,但那些入华蛮夷……绝对绝对……要以大汉为其祖宗。
至于那些脑子里始终想着颠覆华夏或者保存其文明、其宗庙的蛮夷……还是死得越凉越好。
不然啊……对不起边关那些被折磨、屠戮的百姓,也对不起那些大半个世纪以来因为跟匈奴对垒而死的将士。
连续的三道诏书一下,很快刘彻手上就已经有了一批名单,齐刷刷都是列侯世家以及朝堂百官举荐而来的。
虽然其中关系户不少,但他们也确实给刘彻还留了面子—通过自家的各种路子,搞到了一群还算过得去的散户学子的名字以及其户籍所在的消息。
加起来的话,约莫也接近两百了。
曹酩倒是没有细数,不过看完了统计出来的名单之后他也能大致确定人数有多少。
再加上各县……
虽然刘彻要求各县的人还没被汇总到长安……
不过……
不出意外的话,又是大几百人。
嗯……
拢共下来估计都快要近千了吧……只能说这个数量已经超出了曹酩一开始的预期。
为此,他还特地又去找了一趟刘彻谈判。
最后谈判的结果就是……
学院的教学时间修改到无限制。
只要学子觉得他水平够了,然后就可以向学院申请毕业,毕业考核待定。
至于那些不申请毕业的……学院只负责他们入学前五年的食宿,五年过后,食宿自费。
刘彻所说原话就是:这一批学子是因为没有先例,所以才会人多一点,等这一次结束之后,下一次还真不好说能不能有这么些。
再联想到后世……
曹酩信了。
在他的认知当中,这种情况确实有过一次先例。
可以暂作参考。
所以他忍了。
而且将学子的毕业时限彻底放开的话,也确实更符合现实。
毕竟大汉朝廷又不缺用来填坑的炮灰,就算放到最基层的县长一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是属于大到没边的官了。
这种的,虽然用不到那种精英中的精英,但也绝对不能是啥都不懂的那种炮灰。
否则的话,底层百姓真的很受难。
所以……
学院的这个毕业条件必须得有所提高,而不是随便弄一个肄业就把人放出去祸害百姓。
但是吧……
这年头人口总数就那么些,道德水准较高的人更少……
所以毕业时限放开,用更为硬性的标准去考校学子,及格者毕业,不及格者打回重修,当然,也可以选择辍学。
这一点上倒是没啥限制。
不强制,但是不毕业就没有毕业证书这一点,还是得提起来。
这是底线标准。
本来曹酩还想弄一个‘结业’出来的,但是仔细思考之后,他就把这个毕业和不毕业的中间值给划掉了。
学子基数不允许这种操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