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向往赤道和极圈(1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1736 字 2023-11-07

朱靖垣和齐彦槐讨论宁波,因为当地有属于军械部的导弹测试基地。

把导弹测试基地放在这里,是因为宁波府下属的舟山县有大明本土最大的海军军港。

由于朱靖垣和朱仲梁的直接关注,大明的导弹研究从一开始就是针对海军的。

军用导弹在地面上测试完了,马上就会装到军舰上去测试。

所以大明军械部设计的导弹规格,仍然集中在舰艇能够搭载的规模上。

暂时没有专门去设计格外巨大的跨洲际的战略导弹。

因为大明的领土范围比前世的任何一个核大国都要大得多的多。

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已经在大明的统治之下。

剩余三分之一的土地,一部分在墨洲西部,与大明的墨洲土地直接相邻。

另一部分就是泰西各国的本土了。

大明拥有克里特岛和北墨洲的突尼斯以及里海西北岸的土地。

在这些地方,大明的导弹射程只需要达到三千公里,就能覆盖全部泰西国家本土。

这在后世属于中程弹道导弹的范畴。

朱靖垣准备从一开始就直接设计成可以装到战舰上的规模。

虽然与太空运载火箭的规模差了一个级别,但是双方的技术仍然是相通的。

在设计大型运载火箭的过程中,用于验证用途的中小型火箭,就足以胜任这个任务了。

导弹测试基地加一些设施,就能直接当火箭发射的实验基地来用。

前世美利坚本土最大的太空发射中心,卡纳维拉尔角就跟帕特里克空军基地挨着。

如果不专门讨论建设新的发射基地,大明后续的火箭实验还会在宁波舟山。

齐彦槐提出发射基地的建设选址问题,显然是非常希望另外建设专门的火箭发射基地。

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尽可能的放到赤道旁边去建设。

朱靖垣理解他的想法,在赤道上发射大部分卫星,确实都更加的省力。

不过朱靖垣没有马上做出决定,先让人拿来了一副世界地图。

回忆前世几个重要发射基地的位置,对照地图去比对他们的位置和纬度。

准备参考一下前世各大国的直接经验。

美利坚本土最重要的火箭发射基地,是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

那是美利坚本土的最南端。

如果自己的记忆没出错,当地纬度应该是二十八度到二十九度之间。

朱靖垣看了眼世界地图的北殷洲地区,根据在佛罗里达半岛上穿过的北纬三十度纬线,确认了自己的这点记忆没错。

然后是神州本土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与卡纳维拉尔角非常接近,也在二十八度左右。

神州南端的文昌卫星基地,纬度在十九到二十度之间。

自己考虑过的浙江宁波,大概就在北纬三十度线上,相比比卡纳维拉尔角和西昌,纬度稍微高了一点点。

如果自己坚持把航天基地放在宁波舟山,那它在纬度条件上跟卡纳维拉尔角接近。

已经比露西亚的那个北纬四十五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条件好太多了。

而且现在和以后的大明首都是应天府,宁波可以说是就在应天府的眼皮底下了。

管理起来足够的方便直接。

这样宁波的综合条件比卡纳维拉尔角更好。

只是朱靖垣同样也想评估之后,更理想化的赤道相比宁波到底能好多少。

于是朱靖垣拿起纸笔,简单算了一下几个备选地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

公式非常的简单,用当地纬度的余弦,乘以地球赤道周长,再除以一天的时间。

宁波、西昌、卡纳维纳尔角三地的线速度,都在每秒四百零八米左右。

文昌当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是每秒四百三十八米。

赤道的线速度是每秒四百六十五米。

地球自转线速度,可以视为火箭发射的初始加速度。

地球提供的初始加速度越大,火箭将卫星送到相同速度和高度消耗的燃料就越少。

文昌的发射场,能比西昌节省每秒三十米的加速度。

赤道比宁波节省每秒六十米的加速度。

朱靖垣隐约记得,自己前世看过的某些新闻中提到过。

说是文昌发射的火箭的有效载荷,相比西昌发射能增加百分之七以上。

长征五号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载荷是十四吨,百分之七的重量就接近一吨了。

按照一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载荷单价十五万人民币算,一吨载荷的收益就是一亿五千万。

如果这种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发射场选在赤道还是宁波,相同火箭的有效载荷差距可能会超过百分之十五。

如果还是按照长征五号的十四吨载荷来算,那一发长五的收益差距就拉大到了三亿。

一发长五的总成本也就在七亿左右。

朱靖垣虽然已经当皇帝了,管理的资源和金钱不知凡几。

但是对这个数据的比例还是稍微有点在意。

与此同时,朱靖垣还知道,如果要往地球同步轨道发卫星,赤道地区的优势会更大。

不仅省力,而且省时,过程也更加简单。

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转的轨道数据,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参数。

一个是卫星轨道与赤道之间的夹角,也被称为轨道倾角。

一个是卫星轨道与地面的距离,也被称为轨道高度。

如果卫星的预定轨道倾角,大于等于火箭发射场所在地的纬度,火箭就能够直发直达。

如果轨道倾角小于纬度,那火箭或者卫星就要专门变轨缩小倾角。

整个卫星发射过程的控制调整环节会多一个。

发射场的纬度越低,能够直接送达的轨道倾角范围就越大。

赤道的纬度是零,小于所有的倾角……

所以,如果发射场正好建在赤道上,理论上就能整体减少一个操作环节。

前世南殷洲的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当地纬度只有五度。

对于与赤道倾角五度以上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都能用成本非常合理的方式直接送达。

而且全程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

露西亚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位于北纬四十五度。

对于大部分卫星,露西亚都要先送到倾角大于四十五度的同步转移轨道。

然后再用发动机缩小倾角,向目标的同步转移轨道转移。

如果要送到平行于赤道的轨道,整个过程需要差不多七个小时……

大部分时间火箭都是熄火状态,动力主要用于飞出大气层和调整轨道。

这样多次点火的目的当然是节省燃料,但是对通讯和控制系统的压力也更高。

比较起来,一个是单线直达,一个需要四次经停……

当然,拜科努尔也可以强行直送。

也就是在持续开着发动机,一边往外飞一边调整轨道角度,效果近似于漂移。

结果是运力下降,运送成本飙升,而且更加难以控制。

如果把大明的火箭主发射基地放在宁波,条件肯定是比拜科努尔好很多的。

最低三十度的倾角也能够满足大部分卫星需求。M..coM

但相比理想化的赤道地区,肯定还是会有很明显的差距的。只是具体差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