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云氏联盟
宁封还是低估了政治的黑暗性,他以为自己问心无愧,经得起皇室的调查,但他却是不明白,这件事的关键之处并非是他是否真的毒害了老皇帝的尸身,而却是他的存在挡住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路。
宁封自负武功卓绝,所以并未反抗,然而真的等到他被关进黑死狱之后他才察觉到了不妙。
关押他的牢房,乃是天子第一号死牢,据说天子第一号牢房的设计者就正是那当朝国师。
对于十数年前突然横空出世的国师,没有人知晓他的来历,人们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那冠绝天下的医术。
当初老皇帝病危,整个皇家医学院对于老皇帝的病情全都束手无策,眼看着老皇帝就要龙御归天,就在那时,国师出手,力挽狂澜的稳定住了老皇帝的病情。
在那之后,老皇帝依靠他的要更是多延续出了十数年的生命。
老皇帝对于这位成功的将自己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国师那自然是万分感激,同时也是为了留住这位奇人在自己的身边,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老皇帝直接国师许以高官厚禄,并封号国师。
那使得国师的地位在整个大周朝堂内部瞬间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此火箭般的提拔自然是引发了朝臣们的一片哗然。
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而至,大臣们普遍的意思,对于此人可以封赏,但是不宜太甚。
凡事都还需要掌握一个度。
然而老皇帝对于群臣们的反对声音全部置若罔闻,一意孤行的非要封号国师不可。
老皇帝毕竟统治了大周皇庭几十年,以他的威信足以镇压任何反对者的声音。
朝臣们眼见劝谏不成,也只能暂时作罢。但那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放弃针对国师的行动。
毕竟原本的朝中大元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脑袋上面平白多出来个国师。
他们憋着劲的想要给那国师穿小鞋,上眼药。
然而那些朝臣们的计划最终全部落空了,而情况也并非是那国师自身做到了无懈可击,让人抓不到任何的把柄。
实际上文官们最是阴狠狡诈,只要是他们想整治的人,没有把柄就去找把柄,实在找不到他们还可以栽赃陷害不是吗?
真正让那些文官们无可奈何的事,自从老皇帝大病初愈之后他便再也不去上朝了。
皇帝诏令:今后所有的政务要事全都以奏折的形式送到宫中先交由国师审阅再转呈皇帝批示。
此诏令一出朝野再度哗然,群臣们声泪俱下,以头戕地,恳请皇帝收回诏令。
然而无济于事,那时的老皇帝早已经躲入后果去炼制他的长生不老丹去了。
那国师显然也是道家一脉,虽然从他的衣着上无法辨认,可是他炼丹的丹炉却明显有着道家的特征。
群臣们闹腾了许久,明里暗里也施展了不少的手段,有些人也确实做出了些声震一时的大事件,然而那一切全都在国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下给轻易的化解了。
老皇帝掌握着最实际的军权,整个皇庭卫,大周的中央军内遍布着他的亲信部将,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军队不乱,文官们就算是闹破天了也无足轻重。
当然了,始终放任朝臣们闹事终归不是个办法,那会导致整个大周统治中央的紊乱。
自然而然的,国师就挑出了几只蹦跶的最厉害的出头鸟,将这些人的名单递交给了老皇帝。
这个时候的老皇帝已经痴迷上了国师传授给他的丹道,几次服药,老皇帝都感觉自己的身体一阵神清气爽,如此一来他便是更加坚信了国师所言的长生之道。
显然在这种时候还敢跳出来跟他唱反调的人就被老皇帝认定是阻碍了自己长生之路的罪人。
他直接朱砂笔一挥,这些闹事的官员全部革职抄家,女眷全部冲入教坊司为妓,男丁则发配南域边陲戍边。
随着带头闹事的官员们被革职抄家,全族流放充军,朝臣们汹涌的情绪终于是渐渐冷却了下来。
这个时候宫中已经传出了消息,称国师已经同老皇帝互相以道友相称,二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道术、丹术。
如此朝臣们不禁在心中悲呼“妖道圣眷正盛,我等实在不宜与其正面相抗,当需徐徐图之!”
“正是!”
同朝臣们最初设想的情况截然相反,国师在获得了监国的权力之后并没有依靠他手中的权力祸乱朝野。
正相反朝臣们发现这位国师处理国事的手段可谓是极其高明,每每传达旨意的时候他总能切中要点。
老皇帝处理政事的能力朝臣们那可是十分清楚的,老皇帝是玩政治的高手,他最是擅长平衡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但真要说起实际处理具体政务的能力,那老皇帝绝对是一个门外汉。
虽然很多切实有效的具体政务意见,都是以老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可是所有的朝臣们却全都知道,那些绝对是国师的主意。
国师不仅是一把处理政务的好手,他更是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在他监国的这十数年时间内,经由他举荐提拔的各级官员超过百人,并且这些官员们在任之事的执政能力也皆是证明了国师的眼光。
国师同样一力倡导了奏折简化的改革,以往各地方官员上奏折往往都是一上来就长篇大论,全篇洋洋洒洒上万字,(因而大周皇庭这个时代纸张还没有发明,所以奏折多以绢布或者动物毛皮制作,不必纠结竹简记录几万字的累赘)直到最后才提到正事,我们这里下雨了,庄稼丰收了,百姓们都很安居乐业。
国师称那种奏折为注水奏折。
奏折改革之后,严谨奏折中出现无意义的文字,违者直接降职处理,屡教不改者直接革职。
此令一出,顿时令那些最喜欢卖弄文采感觉犹如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难受无比。
这些人纷纷在暗中咒骂国师不通文采,不懂得欣赏。
奏折改革令发布之后,依旧有人我行我素,对于这样的人国师自然不可能手软,第一次直接降职一级,第二次直接革职拿办。
国师主导的改革令有很多,虽然改革令在发布的同时总是会招致各方的反对,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在这些改革令的作用下,原本已经漏出幕沉之气的大周皇庭短暂的又出现了些许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