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和珅的信(2 / 2)

第一条,本约签署之日起,大清帝国与北海镇双方按兵息战五年。

第二条,本约签署之日起,大清帝国承认大阿伊努王国的合法地位,并同意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并认可北海镇作为大阿伊努王国的全权代表。

第三条,本约签署之日起,北海镇应将按约定将所有俘虏尽数交还,并不得加以虐待。前次交战所涉及之瑟尔丹、雅尔哈、恒吉、额鲁并家人,大清帝国概予宽免;且饬各地官府,不得擅为逮系。

第四条,本约签署之日起至五年期满,大清帝国允许大阿伊努王国使用舟山外海之嵊泗列岛之花鸟岛,作为临时停靠地,并建设贸易货栈及仓库,并最多派遣两百人驻守。每年租金白银二百两。

第五条,本约签署之日起,大清帝国允许大阿伊努王国派遣贸易代表登陆广州,由十三行代为办理贸易事宜,并饬有司。大阿伊努王国每年入港船只限额十艘(次),大阿伊努王国同意遵守大清帝国粤海关相关的贸易货物规定和税则,并照章缴纳。

第六条,本约由大清帝国特命全权大臣和珅及大阿伊努王国全权代表赵新签署之后,于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在蒙古河岸互换。为此,双方须署名盖印,以昭信守。

那奇泰瞪大双眼看完了纸上的六条,对赵新道:“赵先生,这份约定我能带回去一份吗?”

赵新微笑着指着桌子上的马蹄表,点头道:“请便,不过最迟明天下午五点之前,你们必须盖章签字。”

“这......能否宽限些时日?”

“那大人,这么大的事,和珅居然就派你出头负责,我看也只有你签了。”

那奇泰傻眼道:“赵先生,我有一百个脑袋也担不起这么大的干系!”

赵新道:“无所谓了,签不签随你们。如果你不签,那我们之前谈的全部作废,开春我会坐船去大沽口,找一个能签的人再谈。送客!”

那奇泰无可奈何的离开兵站,坐着爬犁过了早已封冻的蒙古河,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刚一进帐,他身后的一名亲兵居然大摇大摆的坐在了大帐内的虎皮太师椅上。此人摘下帽子,接过那奇泰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才感觉自己身上没那么冷了。

“这个赵新!真是个目无王宪的化外顽徒!他居然敢威胁朝廷!”

“中堂,您犯不上为了这么个混蛋动气。卑职跟他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也算是看明白这个人了。和这种人讲王化、谈信义都没用,他仗着枪炮犀利,一心只往钱眼里钻。”

这名亲兵居然是和珅假冒的!

和珅这次真豁出去了,他为了能立下一个震动朝野的盖世大功,居然乔装入敌营,为的就是见一见能把福康安和阿桂打的落花流水的,是何许人!

和珅摇头道:“没那么简单。你别看他跟你总是胡搅蛮缠,一副街头混混的模样,就以为他是个只认钱的贼匪。此人绝不是个易与之辈,在在处处都透着叵测奸诈。若是跟他签了这个东西,有了这个先例,天下臣民百姓就会以为朝廷对贼匪也有例外,打不过就要签这么一份狗屁合约。以后若是他人也效仿揭竿而起,朝廷又如何处置呢?”

那奇泰问道:“中堂的意思是不签?那他要是......”

和珅道:“黄金我们带来了,人我们也一定要带回去。可这份东西决不能签!签了,你我二人将死无葬身之地!我大清最重华夷之防,赵新这种阴微小人,断不能让他上头上脸!”

后世常说和珅不学无术,一副小人行径。可实际上,和珅的学问着实不错,否则也不会得到乾隆的赏识,继而平步青云。除了曾经考过举人外(没考上),和珅在诗词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那奇泰道:“请中堂大人示下,咱们应该怎么做?”

和珅道:“我写封信,你明早派人送过去。”

第二天清晨,正在刷牙的赵新就收到了那奇泰派人送来的信。他不慌不忙的刷完牙,用毛巾擦了擦嘴,这才接过贵生递来的信封。

这封信很奇怪,书套上两面光光,连一个字都没有。话说清代在信封的使用上,也十分有讲究。这个时代管信封叫“书套”,中间要粘一长条红纸,红纸必须从信封的顶头往下粘,不能留一点白边。红签上面的字也要顶头写,不能空头;而最下边一字要落在最底,不能吊脚。信封背面还要盖上寄信人的图章才行。

“赵新阁下奉......”这封信的抬头没有写人名,一笔行书清瘦有力,点画连带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赵新没有往下看,他翻开最后一页,一看落款只有五个字,“嘉乐堂主人”。赵新一愣,随即下巴差点砸在地上!

“嘉乐堂主人”是和珅的号,他居然就在河对岸!

行!挺有胆量的。赵新莞尔一笑,随即又从头看起。

和珅在信中说的很直接。大意就是我和珅自来到宁古塔办差以来,连一个人都没有派出去给你捣乱,足以见我对谈判的诚意。既然如此,何必要多此一举落在纸上呢?

况且在我据理力争之下,朝廷也同意了你的要求,运来了大批的黄金。像我这样做事言而有信的人,你老兄何苦要来害我呢?

这些将士自从失陷以来,其家人不知其生死下落,终日计日以俟,以泪洗面,连我本人见了都要心酸。你老兄没有滥杀,而是想到将他们放回,足见是个心怀怜悯的仁义之人。我替那些孤儿寡母感谢你。

至于你所提的登岸广州贸易和在舟山外海租用花鸟岛两件事,我可以代为答应并私下安排;不过你也应该体谅我的不易。若是搞的天下皆知,风言风语,别说你的目的达不到,连我也要受到牵连,到时候就更没人帮你们说话了。

信看完后,赵新想了好久。和珅说的很有道理,真要是撕破脸签约或是赵新坐船去大沽口,那乾隆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一定是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赵新现在还不想对满清用兵。一是基层管理者不够,即便能打进山海关,可根本没人去管理那些城镇乡村;二是苦叶岛的石油、北海镇的钢铁、虾夷地的煤矿这些都需要人手来生产运营。要是继续打,那大家就甭干别的了,征兵、花钱买弹药,如此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第三就是岛国问题,这个不解决,虾夷地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赵新也无暇西顾。

总而言之,赵新目前还想踏踏实实种田开荒,等过几年攒够了实力,才能实现他心中的计划。

既然和大人如此上道,那就给他个面子吧!何况搭上了和珅的关系,东南的贸易局面估计能更快的打开。

于是,赵新让信使带回的信件上只写了十四个字,“望君守诺!如有反悔,我当提兵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