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十月初九,河南巡抚李养正拨款二十五万两。
财货到位后,李师道扬长而去,率军返回南阳,途经福王某处庄园,纵兵略之,抢走猪羊鸡鸭若干。一路向南。崇祯三年冬月初一,李师道抵达南召县。城里洋溢着年前的喜气,鲜红的对联随处可见,甭管有钱的没钱的,见人就说几句吉祥话,互相问对方吃了没。
吃了没,这是乱世的老百姓最美好的心愿了。
李师道来时正值中午,只见街道两边临时搭起了无数的施粥铺子,几乎每百步一个,那是城中富户免费供应给穷人以及路过的外乡人的。这是明朝士绅的一桩老例,便是灾荒年岁都不曾断。哪个大户的过年例粥要是断了,那准是遭了大变故,或者出了败家子。同样,哪家今年要是第一次来开例粥,那就意味着这家人发财了,必然会成为新年期间热议的话题。
不过李师道看到,好多衣冠楚楚的人也在施粥铺子前面排队,笑呵呵地领上一碗粥,外加一小块卤肉一勺咸菜。
照理说,有钱还来占便宜,这可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奇怪的是无论是施粥的还是来吃的,都不以为意。李师道很不解,就把掳来的文职人员杨廷麟找来打听。原来,因为施粥的人户多,要是太平时节,泥腿子一起上也吃不完,于是渐渐地有钱人也来凑个热闹,帮忙一块儿吃。甚至有的自己家就在施粥,却非要跑去别人家的门面尝尝,慢慢地这就成了一种惯例。
“这个就叫百家粥,吃这个长大的,就叫百家儿。”
末了,杨廷麟还意味深长地问了他一句:“大帅观那些贫寒之人,如何吃得笑意盎然,其乐融融邪?”
李师道顿时明白了。所谓,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首,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些富人乡绅带头一起吃,不只是为了避免浪费,更大的用意在于避免那些贫寒人家来吃施粥时的尴尬。毕竟大过年的,谁会愿意为了一口稀饭显得自己家里穷?大明不是秦汉社会了,除了陕西那种地狱,就算寒门之人,过年一口米还是吃得起的。如果要被当成乞丐一样施舍,恐怕没几个人会来吃,叫花子拾荒者流浪汉除外。
而富人乡绅们一带头,反倒是更像一种风俗,甭管贫贱富贵你只管吃就是。
李师道受教了,冲杨廷麟笑道:“多谢杨书记为我解惑,民风有善!”
“呵呵……”
杨廷麟笑了几声,跑去端了两碗稀饭,递给李师道一碗后,便自顾自的吃了起来,悠然道:“富者行善,不欺其贫。贫者受施,不失其志,此乃太祖道德也。要是在下官老家,年前的例粥还有饺子吃嘞!”
杨廷麟说话之乎者也的,吃完一碗还不够,乐呵呵地又走向一个粥摊。李师道正好饥肠辘辘,于是端着一碗稀饭一碟咸菜,领着半葫烧刀子,坐在一处茅草棚下吃了起来。呼噜噜,李某人吃粥的动静大得吓人,引得一旁几个孩童咯咯大笑,李怀宝恐吓道:“再看挖你眼睛!”
“略略略……”
“宝将军好喜感,哈哈哈哈哈……”李师道蚌埠住了。
此时,一队敲锣打鼓的衙役开了过来。
“都让让,都让让,县尊来了!”
南召县令黄馥甄拨开人群,见里头真是李帅,不由大喜。
“下官拜见大帅!未能出城远迎,惶恐!”黄老爷很是恭敬地说道。
“呵呵……”
李师道抹了一把嘴,挥手道:“某是个粗人,不用这么客套哟。”
“上衙坐坐?”黄馥甄请他去县衙,说是准备了饭局,全县中高级干部作陪。
“免啦,吃碗稀饭就走,行伍的莽夫粗汉,不讲究这些哟。”李师道笑着摆了摆手,准备招呼儿郎们集合了。
“这……”黄馥甄很不好意思,没有李大帅帮忙,不知道候补到猴年马月才能当上县令呢!
“真不用了,下次,下次!”李师道搂着裤腰带大步走了。
平日里凶得紧的一些个衙役和丘八们,这会儿态度可谓好得惊人,没人敢对老百姓吆五喝六。一方面是大过年的凶人坏气氛,另一方面是他们可早都听说了,李大帅御下极严,对泥腿子很和气,若是被他看到大家耀武扬威,没准吃不了兜着走被李大帅的亲兵拿下打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