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是江南特产。
应天又是江南的经济中心,以应天最富饶,最极盛,后世更是有金陵十三钗,扬名四海。
京城的勾栏有两处,一处在武定桥东,一处在会同桥南,这里遍地是青楼。
还有秦淮河的野花船,
眼前,朱榑所在的,是武定桥东的翠香楼,名妓云集,传说是个多少银两砸下去都不见底的销金窟。
“殿……少爷,真的要进去吗?”刘九拉着朱榑。新笔趣阁
朱榑想了想,朝廷明令禁止宝钞兑换金银,有这么多储备银两、又敢兑换的,只有这种三教九流的地方。
若不兑,买个包子,贩夫都不敢收。
更重要的是,朱榑想看看宝钞兑换到何种程度了。
朱榑吩咐刘九几句,刘九立即跑了进去,很快带出来一个风韵犹存的老女人,这里果然能兑换。
只是,兑换的比例让朱榑嘴巴张得大大的。
十比九。
一百张大票子就换九十两银子,我要报官了啊………朱榑愣住了,终于知道,那些官员为何喜欢来勾栏听曲了。
大明朝廷财政紧张,朱元璋发给官员的是宝钞,正好在勾栏,名正言顺把宝钞花出去,再找补点银两,养家糊口。
这才发行几年。
老女人一副爱兑不兑的样子。
朱榑想了想,九十五两成交。
朱榑丢给刘九二两银子,又打赏他一两,刘九乐坏了,屁颠屁颠跟着朱榑,嘴巴里说着他的好话。
“父皇若知道孤来此,肯定会惩罚孤,若是问你,你就说孤骑着马,出宫转了一圈,什么也没干,便回宫里去了。”
刘九眨了眨眼睛,“殿下您以前都不怕的。”
“孤现在也不怕。”
朱榑握着手中的银两,有了银两,便能在宫里办一些事情,便能买他喜欢的东西,比如给刘姑娘置办一身绫罗衣裳。
此时谨身殿中,朱元璋捧着疏奏,眉头越皱越紧,最近各地很少有令他高兴的奏报。
毛骧走进来,禀报道:“齐王将一百贯银票,换成了银两。”
朱元璋停止翻阅疏奏,神色不悦,抬起头来,一双眸子看不出神采,“哦,他在哪里兑换的?”
“在武定桥东的翠香楼,那鸨母已经招供了。”
毛骧伸手入怀,双手奉上一沓青色的宝钞。
正是朱榑刚才兑换的。
朱元璋放下疏奏,伸手把一沓宝钞接过来,顿时眼睛朝毛骧看去,似乎有几分不可置信。
“朝廷下令宝钞不许兑换金银,这劣子身为皇子,竟带头私自触犯朝廷定下的律令,做得好,好得很呐!”
“换了多少银两?”
“九十五两。”
朱元璋并不像其他皇帝,对银两的购买力没有认识,五两银子,普通百姓一年到头也未必能攒到。
毛骧急忙道:“卑职已命人查封了翠香楼。”
朱元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字一顿道:“让齐王来。”
朱榑还不知道,他的交易已经被某个善于隐藏的检校发现,连交易对象都被抓了。
此时正在长安大街那家江东楼,请刘九吃烧鹅呢。
“带一份给母妃,孤上次答应她的。”朱榑吩咐道。
还不等刘九打包,一行官兵火急火燎地出现在面前,毛骧翻身下马,双手抱拳,说道:“齐王殿下,陛下召您回宫!”
………………………………
作者的话:
明朝正史中王爷有自称“本王”,在《大明会典》中的第55卷,“据某郡王某等,啟称本王,长子长孙镇辅奉国将军中尉某等、嫡庶第几子等、各年岁已足”,而且,还是请奏的正式书面语。
明朝王爷自称很多,比如本王、孤,作者一直在迟疑用哪个,考虑到带入的问题,决定改为孤,因为本王电视剧用得太多了。
最后体外话,大家能追读点击到最新一页,老章感激不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