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文化传播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西域距离京师路途遥远,一直被游牧民族侵占,让他们学习《四书》、《五经》并且写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那也太难为人了!”
“这些古代圣贤留下的典籍,大明也只有少数人可以读明白,西域这边就学习我为密侦司专门设计的简化字,书写简单容易上手,只要不是给朝廷的公文,以后全都用白话文的格式,通俗易懂最重要。”
“等我回到京师,就专门组织一批人,在那些圣人典籍之外编写全新的教材,培养一批新式教师前来西域授课,筑城的时候,要在安西城内部建设安西大学,在伊犁城建设伊犁大学,面向整个中亚各国招聘学者和学员。”
“西域的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学习阶段,不管汉人还是别的民族,适龄的儿童都要读书,低级在各镇统一启蒙上学,等于是童生,中级在各府县统一上学,等于是秀才,高级到安西大学和伊犁大学学习,等于是举人,毕业后由西域大都督府统一组织考试,择优录取官员,这时候就相当于进士。”
“经过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的慢慢培养和潜移默化,这块地区的民众对大明有了归属感,才算彻底属于是我们大明所有。我们作为第一任和第二任的西域大都督,要为后续的继承者,打好基础做好榜样。”林潇宸说道。
以大明现如今的强大军事实力,不必担心来自中亚、西亚或者欧洲的任何威胁,大明的武器装备和战争模式,比他们强大了几百年的发展时间,双方有着极为明显的差距!
如果不是因为西域的特殊环境,没有丰富的人口资源作为基础,林潇宸也不至于来西域一趟,只收回了这么小一块地方,原因就在于占据的地盘太多,却没有办法消化。
他希望在自己离开西域前,把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方向规划好,为后来的接任者打下基础,遵循他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形成一种惯性思维。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后人想要锯倒了重新种树,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那样的本事,改革没那么简单。
在西域积极发展粮食种植,对于能否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域不是没有耕地,而是没有开发,后世西域地区的粮食产量是很可观的,更别说现在地多人少的格局。
如果粮食不能做到自给自足的程度,受到基础条件的制约,边疆军民的人心就会动摇,朝廷也会因为粮食运输的巨大损耗,而放弃对西域的继续投入,这是稳定的关键。
而教育是大明在西域统治的根本,大明充分尊重游牧民族的信仰自由,尊重他们的历史和语言文字,但是不代表他们可以游离在大明的文化之外,这是两码事。
西域被大明所统治,所有民族是一个整体,语言文字是交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连这一点都不能同轨,如何实现各民族的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