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昨夜饮酒至深…”
从邺城来的将领们跟看傻子似的看着王琳,你脑子烧糊涂了吧?陛下身患喉疾,最不能饮酒…
“寡人没喝醉,更没有头疾!”
高俨啐了众人一口,笑骂道:
“修座桥而已,有什么好吃惊的?难道你们忘了水泥不成?”
这里的人几乎都是些大老粗,对于水泥如何用来修桥根本想象不到,不过高长恭倒是说了句公道话:
“即便有水泥为料,想在此江架桥恐怕也难如登天,甚至会死许多民夫啊…”
关于这一点高俨深以为然,像开山架桥这样的国家工程哪会没有牺牲?
可正因为有人牺牲,才会让后人享受到福祉,万一将来南方有冒出几个草头王想割据怎么办?
难道又站在这大江边上指望高句丽赶紧把船开过来?
不过高俨也知道,如果自己一意孤行非要在长江上建一座桥,其历史意义不亚于杨广修大运河,很有可能被某些人指着鼻子骂上几千年,说坏了国家气运云云…
当然,前提是齐国与隋朝一样短命,而且修桥也要不了几十万人,这可是一个技术活,不是随便拿着锄头铲子花力气在地里刨几下就能了事的。
所以才需要物色一个修桥总指挥啊!
高俨心中倒是有人选,比如替普六茹坚修建大兴城的宇文恺,但这家伙现在在长安,总不能又领兵去长安要求他们把人主动送出来吧?
若是被普六茹坚发现了,多半会找自己拼命,连老婆都给人抢了,可事到如今,独孤伽罗自己也不一定愿意回去了,前两天还收到她从深宫里寄来的信,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陛下何时归?奴家痒。”
其实现在把宇文恺找来也没用,那家伙这会儿年纪应该与自己相仿,一身的建筑技艺还远未到其巅峰,这样的大工程估计他玩不转。
高俨皱眉思索着,仔细回忆还有哪位可堪一用的建筑大师,最终他眼前一亮,单独把李德琰给拎了出来:
“你们赵郡李氏是不是有个叫李春的?”
李德琰一头雾水,但他还是掰着手指头给高俨计算道:“李春这个名儿在臣的家乡十分常见,光臣认识的就不下十人,陛下究竟要找哪个李春?”
就是修赵州桥那个李春呗!
高俨心中说了一句,脑子里却仔细回想史书上关于李春的记载,大概说是李春出生在东魏末年的柏仁县,他父亲是一名石凿技术很高的石匠。
而且史书上还说李春童年时聪颖过人,乡民们闲玩划地游戏,如“走四子”、“九子围葫芦”等,谁也赢不了小李春,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奇才。
于是李春父亲看着精明的儿子,便把他送到邻村的李学究家去读书,因为李家先生的名字也带有春字,所以李春又改名叫了李通。
在脑子里把李春的个人信息回忆了一遍后,高俨面带兴奋的对李德琰道:
“寡人说的李春其父应该是位石匠,且他有可能改了名叫李通…”
这下李德琰更为难了,李氏族人那么多,以他的出身怎么可能会认识石匠呢?
见高俨脸色快要拉下来了,李德琰慌忙答道:
“臣这就写信回去请族人寻找,一定为陛下找到此人!”
高俨看着他那副急于交差的表情,脑中不禁想起了李世民应梦贤臣的段子,于是又郑重提醒他道:
“寡人找李春是有要事相询,你若随便找个人冒名顶替,万一他答不上来,寡人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李德琰满头大汗:
“陛下放心,臣会请家中夫人出面寻找,绝不负陛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