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宫。
当陈超急发的书信送达,公孙修拆信一瞧,读罢喜上眉梢,大笑道:“此事已然办妥,曹爽十万之师,已不足为虑。”
邓艾、贾范二人有些莫名其妙,均问:“王上,发生何事?”
他们深知公孙修一直藏着个大秘密不肯透露,而现在似乎已经奏效了。
公孙修把信交给一旁的老太监常仲,示意他拿下去交给贾范观阅。
常仲双手接过书信,快步下了台阶,递给贾范。
贾范眯着眼睛往信上瞧了几眼,便喜不自胜,颤声道:“司马懿居然要助我等抗击曹爽?此乃天大的喜事啊。”
邓艾讶然不已,心想司马懿作为魏国老臣,何以无缘无故的帮助燕国呢?这恐不大可能,也凑近了过来。读完信上的内容,紧皱的眉头也跟着舒展开来了,喜道:“司马懿是个识时务之人。”
公孙修摇头一笑:“他不愿助我大燕也不行,此事由不得他。曹爽处处要置其于死地,司马家干过的脏事又怕被讲出来,如不愿从,司马家也早晚死路一条。”M..coM
邓艾闻言不禁心感佩服,可转念一想,燕王到底是从哪儿隔着数千里,把司马懿家中的脏事都给刨了出来?诧异道:“臣有一事不明,司马家所做的脏事,王上是如何得知的?”
殿中此时只有四人在场,说些机密也无可厚非,可这却是他最大的秘密之一,历史的走向他都了如指掌,只淡淡一笑:“大将军无须担心,孤自有妙法,他的所作所为,逃不出孤的眼线。”
听到“眼线”二字,邓艾跟贾范均觉不可思议,曹爽把洛阳搜了个底朝天都查不到,公孙修居然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即便二人都是忠义之臣,此时也不免毛骨悚然,暗想王上有这般网罗朝野的密探,治下群臣若有不轨之心,也会被清查出来,这可真的是雄猜之主。
公孙修遥望殿外,恍惚中好似隔着千里瞧见了司马懿,二人就像面对面的老友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自从曹睿死后,魏国朝廷的内部角逐就落在了司马懿跟曹爽的身上。二人同为托孤大臣,一个是四朝元老,一个是年轻的曹魏宗亲,自然会碰出不小的火花。
在看似是两个不同政见的权臣,而实际上又是两个不同阵营的党派,牵扯的内在利益关系着魏国的政治基础。曹爽所代表的是宗亲团体,司马懿代表的是士人团体,彼此之间必然互相侵占利益,有一方获得利益,另一方必然受损,没有中间调和的可能性。
如今的曹爽一上台就各种扒掉司马懿,先是剥了兵权,又明升暗降的将其架空,其权力已逐渐羽翼丰满,现在又想通过消灭敌国这样的军功来树威于天下。
若是个人之间的斗争,司马懿早已被曹爽弄死好几回了。虽然宗亲与宗亲抱团,士人与士人之间抱团,可只要不是牵涉到集体利益,肯定不会有哪个傻瓜赌上全部身家性命来资助。
可以说,曹睿临死前的托孤,就已拉开了这一场政治博弈的序幕。
这也是无奈的最后一棋,曹睿天不假年,为了曹氏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只得牵头引发了这场政治风波,以确保不会有一方独大的结果。
当然,司马氏最终篡夺了魏国基础建立晋朝,这是曹睿所不能预料的了,他也不敢相信曹爽会废到这个地步。
按照历史的结局来看,曹爽的赢面向来是占优的。就算在高平陵事变的最后关头,司马懿率三千死士跟一千五百名禁军控制了洛阳跟武库,前往洛阳南郊谒陵的曹爽还有天子在手上,只要他愿意发矫诏,到外地招兵,取司马懿性命不费吹灰之力。
可司马懿就是吃准了曹爽的性格,认为其“驽马恋栈豆”,以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的生命安危,完全按照国法处理,剥夺了兵权跟官职而已。
曹爽本来就是个色厉胆薄的小人,平日里作威作福,临头却没了往日的豪情,只想当个富家翁享太平日子,乖乖的束手就擒。
而这也成了司马懿最成功的政治豪赌,仅用三言两语跟数千死士,便一举揽下魏国的军政大权,用三代人的时间以晋换魏,晋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一统王朝。
不可否认,司马家的上位血腥残忍,并且毁坏了承诺道德,导致皇族与士大夫之间的信誉崩塌,连司马氏都不好意思以忠治国,而是以孝治国。
但从司马懿的角度上说,这一场政变可看作是无可厚非的自救,他不诛杀曹爽,曹爽说不准对他下手。
毕竟在当时的蒋济、高柔、陈泰、尹大目眼里都认为司马懿跟曹爽是顾命大臣争权,可未想到事后司马懿的屠刀一举起来,就是各种夷灭三族。
连蒋济事后都追悔万分,郁郁寡欢的死了。
公孙修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那就是要先赢曹爽首战,这样才能给他大做文章的机会,劝谏魏国君臣伐燕的艰辛,百姓的困苦,不应当劳师动众。
他微笑道:“司马懿也说了,我大燕无论如何,都要战胜首战,这一来是摧残魏军的锐气,二来是给司马懿上谏伐燕的难处,这才能使得群臣争相弹劾曹爽。后方不稳,曹爽必定退兵,这是求得一线生机的机会。”
邓艾也知首战责任重大,正色道:“若是首战不能先挫曹爽的锐气,司马懿也无从下嘴。”
按照推算,曹爽大军再过两个月便会抵达辽东腹地,大战将会在五月底展开,已先行命令杨祚跟卑衍至前线布局驻兵。
公孙修闭上眼睛,喃喃道:“成败在此一举了,曹爽真欲不顾一切的灭燕,即使隔着千山万水、山溪河泽之险,我等要抵御也是极为艰难,这还是不考虑曹爽持续增兵增援的情况下。目前司马懿与孤意见相合,皆视曹爽为仇寇,正是应了里应外合啊。”
夜晚,南长山岛。
插满燕国旗帜的岛上,共聚集了大量的燕军在滩上汇合。
柳邓二人先破程培,后破田豫,所收编的降卒达三千五百人,加上燕军本身也有八千本部兵马。
邓忠遵守燕王定下的军令绝不杀俘虏,可对日内瓦公约的其他条例就不明白了,先是把岛上的各种杂活重活都丢给了降卒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