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祖宗为证(1 / 2)

刘英惶恐的低头后心思百转,此时他又开始思索自己弟弟命值不值得他用自家的立世之本去换,刘家无寸功于大明,只是对皇帝有恩情,他家的根基就是看皇帝认不认这个情分。

虽然当今圣上无论如何都都会认,但往后的皇帝呢?

太子爷如今就透漏出不满,等日后当今龙驭宾天,就是太子爷坐江山了,若是真有心想要刘家死,总有人会为王先驱………

如此一想,刘英顿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弟弟又不是自己儿子,他的死活关本侯爷什么事,咱还是管好自己儿孙未来的福贵吧

刘英顿时磕头道:“臣感念圣上恩德,但愚弟犯下如此大罪,就这么从轻发落如何服众,若是因他一条命,让圣上英明受损,臣死后何颜面去见先父!”

朱元璋顿时落泪说道:“当年皇考妣逝世,咱家贫年幼,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若非你父之慷慨惠此黄壤,何能使得皇考妣上有一地安身,而今汝弟有劫,咱何能漠视不顾。”

此话一出帐内顿时哭声四起,凤阳知府以及他身后的凤阳老者们更是泪流满面,嘴里说着圣上仁德宽厚,多年往事竟然还铭记于心,为了区区一个刘春,竟然特意跑一趟。

朱标自然也是得跟着哭,看差不多了抽出帕子递给自己真的泪流满面的老爹:“父皇还当以龙体为重,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还皆赖父皇照拂呢。”

其余人也赶忙规劝,此事暂且也没人再提起,都知道最后的决断要等到祭祀完皇陵和先义惠侯之坟后,否则这一劝就答应,未免表现的太急切了。

正值午时,朱元璋赐下酒宴,席间拉着刘英的手谈话以示亲厚,凤阳诸老都是会说话的,说着自己能成为帝乡一份子是如何的骄傲,死后见祖先也能说光宗耀祖了。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此话确实是至理名言,朱元璋的仪仗入凤阳后引得十里八乡无数百姓前来拜见瞻仰,山呼万岁之声整日不绝。

朱元璋每到一处都会叫来当地有声望的村老士绅,问询他们平日的生活状态,凤阳知府和义惠侯刘英全程陪同,刘春自然也是难免被提及,一提众人就免不了一哭。

大多数村老都是斥骂刘春给先义惠侯丢脸给凤阳帝乡丢脸,劝说朱元璋要严惩刘春,刘英本人也是代表刘家一同请罪。

见此朱标满意的点点头,毛骧还算做了些有用的事情,现今整个凤阳都知道了刘春的情况,大多数人都还是老百姓,自然看不惯贪官污吏,

尤其是老刘家骤然福贵,靠着当年那点事封侯,本就让同乡百姓眼红,大家一起穷那就是好兄弟,但你突然发达了,还不带上我,那咱们就是仇家了。

在凤阳刘家的声望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大家都在替皇帝着急,生怕他放过刘春,这时候朱元璋的御驾也到了皇陵,毛骧早就准备好了祭祀用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