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为难(1 / 2)

其实农业这块,李昭现在搞得都是一看就会的那种,别人真来个专家,其实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现在能要到钱,那是真的赚到了。而农业里真正值钱的反而是各种操作中的技术,比如家畜养殖,模式不值钱,值钱的是平时怎么养,再如种植,值钱的是育种相关的技术,这些肯定不能随便给别人的。

而别人来学习,学的也只是模式罢了,真正的核心技术,李昭又不傻,怎么可能随便给?不过现在农业上也没有什么特别领先的地方,研究所现在主要研究的也不过是植物的多倍体罢了,至于转基因什么的,根本不是现在的研究所能够接触到的,李昭虽然将他记得的一点知识拿出了,但想实现,还有点为时过早。

这个时候,各方已经大致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是请示的事情了,众人也没有多留,很快就都走了,倒是外交系统的人,问李昭有没有兴趣去他们那里,弄得李昭有点哭笑不得,其实也能理解,这个时代立场都是比较鲜明的,哪有李昭这样,事情先不管能不能做成,先直接和稀泥再说,事情复杂了,才好获利啊。

不过李昭显然是不可能去的,他有他的事情要做,去了倒是本末倒置了。送走领导,众人也都回厂里去了,后续的事情也不是九九八厂能够参合的了,只需要等着上级的具体安排就可以了,九九八厂需要做的,只是配合而已。

看看时间,已经到了差不多四点钟,李昭也不打算再去飞机厂那边看了,直接和苏父回到了办公室,正好有时间,可以找苏父了解一些情况,一众人到了办公室,刚坐下李昭就问道:“咱们建钢铁分厂的事情,上级怎么说?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没见有什么回音下来,上级是不是没有同意我们的方案?”

苏父听到李昭问这个,也是说道:“现在上级还在讨论,但很有可能不会通过,原因想来你也知道,一个是现在各地钢铁厂扩建的厉害,另一个就是关于三线建设的问题,有不少领导认为,建在那里不安全,而且还是这么先进的工厂。”

李昭听了之后,也是了然,这也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现在三线建设虽然改变了很多,比如历史上是拆的现有工厂的设备,然后运往内地,建设新的工厂,但现在由于李昭的开挂,新生产的设备,在性能上已经能够对原有的设备形成了碾压,再加上国家暂时不缺钱,所以建设的时候,主要使用的都是新设备。

特别是九九八厂,现在生产普通机床,每个月就有上千台,基本上一个月就够装备三四个大中型工厂的,再加上重型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重型装备上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了,现在整体的机械加工能力都在快速提升,真正影响能力的反而是人才不足,这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事情了。….虽然三线建设已经成了这样,但仍然不能改变的是沿海地区的投资以及建设,会慎重很多,特别是九九八厂准备建设的钢铁厂以及合金生产厂,就更是如此了,首先是高炉,两座五千方的高炉,年产量不说千万吨,七八百万吨生产能力还是有的,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敢轻易放在沿海地区?

再加上合金钢生产,就更是如此了,放在沿海有点太不保险了,虽然李昭知道不会出什么事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而且他说出来的话,也没有人会信不是,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将分厂建在沿海,还真的不太可能。

对于这种情况,李昭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接着问道:“那现在其他地区钢铁厂扩建情况如何,有多少家钢铁厂启动了三千方高炉的建设?”

苏父想了想说道:“从我现在得到的消息看,已经有六个地方已经开建了,都是和我们一样,两座三千方高炉,配套全部是我们这里产的转炉,这些工厂基本都是在内地,建成以后,我们的钢铁产能应该可以超过四千万吨。”

李昭听到这里已经是苦笑连连了,这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全国对于钢铁的需求其实也就两千多万吨左右,这六家直接就是上马两千多万吨的产能,一下子就会将钢铁产能弄成过剩,现在虽然财政有钱,估计能和八十年代初相比,但建设能力显然是没有八十年代强的,对于钢铁需求也没有那么高。

听到这里,李昭说道:“和上级打招呼吧,咱们的建设搁置吧,我们现在每年钢铁需求量没有那么高的,如果我们建了,那么生产能力大概可以到五千万吨,就算是把现在的落后产能一千五百万吨都淘汰了,也还有三千五百万吨,仍然超出需求,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建成?建成的时候,就是产能过剩的时候。”新笔趣阁

李昭也没想到会这样,一个不注意上级直接上马了十二座三千方高炉,这样一下子产能就过剩了,而且直接就是超了一千多万吨,要知道这时候,全国有差不多二十家钢铁厂,直接六家将剩下十几家都给干掉了,产能直接过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