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等我回来那天(1 / 2)

平辽侯府,正院。

两个婆子嘴巴紧闭,不像以往遇到丫鬟们会露出热情,而是匆匆的离开院子,神情紧张生怕有人缠住。

屋内里间的探春,穿着一件稍显单薄的素白色苏绣月华锦衣,用金色的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小巧玲珑的枝干。

再用一色桃红色丝线绣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一根澹紫色的宽腰带勒紧细腰,显出了身段窈窕,反而还给人一种清雅不失华贵的感觉。

心腹丫鬟侍书,欲言又止的看着小姐。

“夫人。”

侍书自小就跟了小姐,知道自家小姐心思缜密,向来主意极多,和别家的姑娘不同。

但是如此大事,又忍不住劝道。

“要不要请大夫来看一看?至少也要去告诉老爷,不然日后老爷问起,只怕引起老爷生气。”

贾探春摇了摇头。

让侍书去取来外套。她并不冷,但是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肚子,满脸的复杂。

正是因为她从小独立,对很多事情都留了一分心思在里头,所以才特意找了两名嬷嬷,问了些事情,也确定了一些事情。

通过和嬷嬷们的问话,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自己应该是有了身孕。

侍书不敢慢待,连忙去东边的屋子翻箱倒柜,一连找了好几件衣裳也不满意,最后才翻出一件浅紫色的敞口纱衣。

贾探春并不冷,不过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冷静的面孔下,实则有些慌张。

母亲不是一下子变成的,很多事只能靠她自己揣摩。

在侍书的服侍下,穿戴好衣裳后,手上带着一个白色通透的玉镯子,一举一动皆引得纱衣有些波光流动之感。

腰间又系着一块翡翠玉佩,平添了一份性弱之气。

但是自从夫人来到金州,偌大的府里,上下都无人敢怠慢这位主,知道这位主的精明。

一头秀丽的头发用挽起来,发髫上插着一根翡翠制成的玉簪子,别出心裁的做成了带叶青竹的模样,真让人以为她带了枝青竹在头上,额前薄而长的刘海整齐严谨。

姑娘家才留刘海,但是金州女子以美为荣之风渐涨,所以很多规矩也就变了。

用碳黑色描上了柳叶眉,更衬出皮肤白皙细腻。

成亲几年,丹凤眼在眼波流转之间,已有妩媚迷人光华,施以粉色的胭脂让皮肤显得白里透红。

唇上单单的抹上浅红色的唇红,整张脸显得特别精致,更充满了诱惑。

偏偏如此之姿容,探春口中说出来的话尽显端庄。

“让贾环明日来见我。”

探春要把自己怀了身孕的这件事,做到利益最大化。

她没有娘家人可以依靠,自己就是自己的依靠。

生在朱门家,万般不由人。

探春的威严下,两个婆子守口如瓶,回去后不敢透漏丝毫,侍书也不敢多言,连翠墨、蝉姐都不晓得。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仿佛有了变化。

将军,今晚又不会来了。

夜深人静,贾探春惊醒,在卧室之中,只觉无边的寂寞涌上心头,双手情不自禁的轻轻放在肚子上。

历数各朝之事,谁家也不能避免。

夫君希望家中和睦,对外头人性了如指掌,算无遗策,只可惜……,一声轻叹,贾探春缓缓闭上眼睛。

~~~~~~

“忠顺王此人必除。”

陈德言从京城返回金州,不等歇息片刻,见到大哥后,当即提出他的看法。

作为金江镇在国内的负责人,他回来金州,当然不只是唐清安在此,还有谢友成,贾鉴,陶杰。

陈德言没有客气,直接说道,“忠顺王位高权重,每到一地以治人为主。”

他不怕忠顺王练新军,怕的是忠顺王治理了风气。

随着他的解释,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斗胆请问将军,何时入京。”

陈德言话锋一转,问出了在场人震惊的话,所有人怔住了,包括唐清安自己。

唐清安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陈德言紧紧追问。

“将军是顾忌辽西军,还是三大营?”

身旁的贾鉴沉吟片刻,决定附和陈德言。

“辽西军不足为惧。”

他露出笑容看向众人,解释道,“锦乡侯府成也北镇,败也北镇,因为与忠顺王之争,受到了排挤,如今更倾向我们金江镇。”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锦乡侯府必然支持将军,有他们挡在辽西军前面,我们只需要抽出部分兵力,即可帮忙守住北镇。”

“三大营新兵居多,不是金江军对手。”

“既然如此,应该早做决定,眼前大好机会,不可轻易错过。”

两人一唱一和,明眼人都知道他们的主意。

唐清安没有回答。

历史上后金轻易入关,是因为运气。

流民军推翻了大明,在北方获得了地方上三成的支持,三成的观望,三成的反对。

后金靠着关宁军的帮助,加上李自成的轻敌,打败了李自成,应对的是群龙无首,一片散沙的北方。

放到现在的大周。

流民军虽然起起落落,但终归还没有达到那一步,自己选择入关,面对的就是整个北方的反对。

辽西军,三大营则首当其冲,就算他打败了辽西军和三大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还要留下镇压各地的军队,如此一路打下去,手里的兵力会越少。

在唐清安看来,现在的大周还没有失去大义。

天子失其鹿诸侯共逐之。

他还想要继续观望。

他和流民不同。

流民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靠命来争天,养蛊相斗,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但是他有七百万汉民,首先要考虑的是七百万汉民的生计。

以史为鉴。

历史中黄台吉多次孤军冒险入关,目标是劫掠大明的物资,同样是为了八旗的生计而已。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唐清安的话不但没有让人失望,在场的人反而兴奋了起来。

将军终于松口了。

金江镇有今日之规模,哪怕将军本人没有野心,他们也要推着将军往前走。

至少,将军不再反对入关,而是认为不到时机。

看着众人的神色,唐清安无奈的笑了笑。

别看他是平辽侯,金江镇之主,实则也是身不由己,很多大事需要顺着人心。

一昧的拒绝人心,只会导致众叛亲离。

陈德言功臣身退。

金江镇里,很多人心急了,想要从将军口中,获得准确的答复,而不是以往那般含湖湖不清的说法。

盘子大了,人心野了。

十年前,将军还是总兵的时候,金州大部分人不愿意将军造反,各种试探将军,变相的告戒将军不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