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1 / 2)

林如海是大才。

科举这道门槛,至少儒教文化上,金州是无人能及的。

探花。

只这两字,就值得金州上下络绎不绝的拜访,更不提此人和将军的关系。

更兼巡盐御史一职,眼界开阔。

金江镇第一文官冯胜之,慕名来拜访,也是满意而归,常对人言,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话一传开,拜访林如海的人络绎不绝。

“金江镇名不虚传啊。”

院子里的树下,林如海难得今日清净,整理这些时日对金州的了解,才发出了如此感叹。

越是深入金江镇,越是看清楚金江镇的实力有多么强悍。

反倒是金江镇的官员习以为常,有些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味。

民三百余万,精兵十万。

更重要的是政治清明,上下团结一心。

难怪平辽侯面对朝廷,如此进退自如,毫不在意。

“老爷,姑娘的屋子已经布置好了,不知道姑娘何时来金州?”

一名三十岁的妇人,出来询问道。

“我再想想。”

林如海摇了摇头。

此妇人是林如海十余年前所纳之妾,其余姬妾年龄都不小。

又如为他生下儿子,后来因为儿子夭折,从此面如死灰,整日吃斋念佛,为儿子祈来世之福的老姬妾。

这些人都不怎么管事了,只有此人年轻些,打理府里的杂事。

他还没有下定主意,贾府派人来问,告知林黛玉态度坚定,他也还没有松口。

唐清安送给他的宅子不小,足够他一家安置。

可谓给足了脸面,

送了不菲的束脩,并且还提出要供养林如海一家,毕竟其家中人口不少,又没有进项。

林如海接受了束脩,却没有接受后者。

他没有死,有贾府的关系,乃至平辽侯的关照,哪怕没有直系亲族,隐匿的家资也不会被人侵吞。

这些家资,足够他们一家几世之用。

至于后代坐吃山空,他倒没有放在心上。

他又没有儿子。

他的姬妾为他生过一名儿子,可惜三岁夭折,除了林黛玉之外,再无所出。

心有不甘亦无可奈何。

还有三年即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所以他这一支不用考虑后代。

唯独林黛玉。

对于独女的未来,才是林如海不放心之事。

她幼年失母,本就不好说婆家,才忍痛不顾她年幼,就送去贾府,由她外祖母所养,想着能攀结一门好亲事。

不曾想自己也有被流放的一天。

倒是拖累了女儿。

自己因为皇权的斗争而被发配的,更是被皇帝迈向亲政的步子中,第一个被抄家之人。

所以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起复的机会。

哪怕太上皇病愈也无可奈何。

太上皇当年令所有人意外,重病而愈,名器还在他的身上,因此他可以轻易的恢复权势。

现在的太上皇没有了名器,这就是致命的弱点。

当皇帝抓牢大权,太上皇将没有丝毫的办法来扭转局面。

林如海看得很清楚,知道自己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回国内,就算遇到大赦,他也不会在赦免之中。

金州。

将是他后半生要生活的地方。

也幸亏有金州。

不然他的下场很惨。

他虽然因为城府深,从见平辽侯府管家李敦,到亲见平辽侯,乃至金江镇各官的请教,他都面色如常,十分稳得住。

内里却是用尽了心思,多日来和人的交道,都是深思熟虑。

现在在金州自己倒是无碍了,可是女儿呢。

女儿的未来。

林如海看不见。

女儿想要来金州,林如海欣慰其孝心,但是并不同意。

黛玉在贾府还能有些期盼,真来了金州,那就再难找婆家。

对于自己的女儿,林如海极为的自信。

他深深的认为,以女儿的品貌,只会跟一般人家引来灾祸,就算低头去高门贵地家中做妾,则会为她引来灾祸。

看不到女儿的出路啊。

闷闷不乐。

晚上用饭,林如海也开心不起来。

其余的妾室也不敢多言。

这些妇女以及她们的丫鬟,婆子,一众人都受了惊,幸亏老爷关系大,众人有惊无险。

经过了这番灾难,金州虽然不如扬州,她们却心满意足,只求安宁即好。

“虽然有平辽侯关照,可今时不同往日,你们当谨守克己,万不得惹人闲话。”

林如海交待着。

正在此时,平辽侯府来人递了请帖。

林如海正纳闷,又得知是平辽侯夫人来请。

平辽侯对家室竟然放纵到如此地步?

虽然脸色如常,内心大惊。

第二日。

秦可卿带着周氏等人,到了府里最外的一处院子。

如今内室家眷多,不好让外男进去。

廊坊外的院落中。

众婆子早就搬来高椅,案几,上面摆放了茶水,点心。

林如海镇定的坐下,听着窗户里平辽侯夫人,即担忧又祈求的话语,请他严厉管教平辽侯长子。

“先生是文曲星下凡,才高八斗,眼光和品性,远不是我们妇道人家能多嘴。

这回偏惹人笑话,做不自量力之事,请先生来,并不敢插手先生教育之事。”

秦可卿坐在里间,隔着门满脸担忧,忧虑对方不快,说话都陪着小心。

林如海沉吟了片刻,还是以太太相称为好。

虽然自贬身份,可是对方如此做派,委实超乎他的预料,谨慎些才好。

“太太有事尽可吩咐,愚人定当勉力为之。”

听到对方的话中,并没有不满,秦可卿也略微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