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他们的羊吃了大明的草【为爱因斯坦会武功继承5k】(2 / 2)

知道这个时候,九边天寒地冻,无法北征。

所以,这才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想要到南边去过冬。

顺带着,镇杀南疆前朝余孽?

至于什么羊吃了草……

这等小儿梦话一般的理由,谁会信?

谁家的羊不吃草?

又有谁当真能认得出,那只吃了大明的草的羊,是交趾前朝余孽养得羊?

皇帝定然是想要找个舒服的地方过冬!

可是听说,南疆的冬天,也确实气候宜人……

朝堂上,臣子们开始思量着。

若是皇帝陛下亲征南疆,他们是否能够有幸一道南下。

也好躲过应天府,将要到来的寒冬……

在这期间。

没有人会认为,在那南疆的大明朝的敌人。当真能给大明朝,造成多大的影响。

此时的大明朝。

耸立在这个世界之巅!

“皇帝不可擅动!”

“所以这次南疆贼子,朕不打算亲征……”

皇帝的声音,打破了臣子们的幻想去南疆过冬的美梦。

无数人,心中开始鄙视起来。

您当真不乱动了?

前两次的北征,又是谁起的头?

又是谁,身为大明皇帝,冲锋在前?

大明朝的第一平头哥,有脸说自己不乱动?

呸!

吐槽,只能在臣子们的心中发出,没人真的敢放出声来。

朱棣看了眼默默无声的臣子们:“朕是记着你们的谏言,如今就在这皇城之中老老实实的待着。”

“但是朕,不能容忍有贼子,欺负我大明朝!”

“哪怕是根草也不行!”

“如今皇太孙正在广西受罚,身边也有幼军卫日夜操练。”

“所以,这南疆贼子,便由太孙去办吧。”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只要您不亲征,万事皆可!

刚刚被皇帝意图亲征的念头,吓到的大臣们,连忙齐齐开口答应。

反正皇帝说的也没有错。

如今皇太孙正好在广西受罚,让太孙去震慑一番南疆贼子,总好过皇帝陛下亲征来的便宜。

于是,就连往日里最是严格,动辄不可妄动兵戈的古板之人,也不由的开口赞同皇帝陛下的圣决。

朱棣看着朝堂上的一只只点头鹌鹑,不由的微微一笑。

“既然诸卿如此推崇太孙,朕便允了诸卿谏言,传旨命太孙领兵讨伐南疆前朝余孽。”

日复一日的在朝堂上打瞌睡的太子爷,微微的睁开双眼,悄默声,乐呵呵的看了老爷子一眼。

老爹之不要脸。

本宫还需再接再厉,继续学习哇!

……

广西。

镇南关。

位于广西凭祥州最南部。

地势险要,一关阻南北。

此时,镇南关内,大军云集,声势浩荡。

幼字旗和广字旗,交相辉映,遮天蔽日。

朱瞻基一身戎装,立于马背之上,行于军阵最前。

守备森严的镇南关上,已经有守备将军,领着副将亲兵赶过来。

在队伍的最后面,有两名官兵,一前一后抬着根木棍。

木棍上,穿着只肥硕山羊。

山羊的身上,扎满了还未拔去的箭羽。

镇南关守备将军一马当先,到了大军面前。

“镇南关守备将军,参见皇太孙!”

朱瞻基抬抬拿着马鞭的右手:“将军多礼了。”

守备将军露出笑容,挥挥手。

身后抬着山羊的官兵,立马是走到前面,将山羊放在了地上。

守备将军身后指着死的不能再死的山羊,沉声道:“启禀太孙,此贼羊,事发之日,已被我镇南关官兵射杀。现交由太孙过目,待太孙确认,我等必将此贼羊,挫骨扬灰!”

明明只是一只羊。

还不知道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羊。

却被镇南关守备将军,言辞烁烁的说成了贼羊。

让人觉着,若是这只可怜的山羊能够复活,只怕当场就要被镇南关守备将军,再杀上三百次。

朱瞻基只是看了眼,羊身上扎满了箭的羊,便看向面前的镇南关守备将军。

他对着城墙上注视着自己的镇南关将士,高声开口。

“镇南关骁勇!”

一句而出,赢得满城喝彩。

“今有贼羊,犯我大明境,食我大明青青小草,实乃放肆!”

“虎!”

城墙上,豪迈尽起。

“幸,大明有镇南之悍将,射杀贼羊,护我大明。本宫,必为将士报功!”

“虎!”

马背上,朱瞻基神采飞扬。

“今日,本宫告诫四方之国,凡非大明之人、物,入大明则必守大明之规矩!无允,便是食大明一根青草,亦有大明虎贲沙之!”

“虎!虎!虎!”

镇南关,气势陡然一热。

这是一场宣告。

大明朝的皇太孙,在南疆之镇南关,向这个世界作出的最强有力的宣告。

入大明者,皆需尊大明律令。

四方宵小贼子,若有妄动,必遭大明之虎贲镇杀。

大明的声音。

每个人都必须尊听!

哪怕是只山羊!

哪怕只是啃食了大明的一根草。

亦杀之!

这等一往无前的豪迈言论,令镇南关上下一切血脉喷张,恨不得此刻便整顿军备,杀出镇南关去。

皇太孙肯定了南镇关的功劳,也训诫了一番,便领着去,去了镇南关安排的歇息之处。

于谦面带愁容。

从柳州城,到这凭祥州的一路,他都是这般苦着脸。

此时已经到了最后一步,他不得不开口道:“太孙,我们幼军卫,当真要直接出关南下?”

朱瞻基正在拿着块湿毛巾擦手,见于谦由此疑问,不由歪头:“难道我上万大军,是来这里吃羊的?”

一只贼羊自然是不够吃的……

于谦眼角抽抽。

可是理智告诉他,身为幼军卫经历,他必须要做出最正确的忠告。

“太孙,大军出动,总得要走完流程。如今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您就领兵出征,不合规矩……”

朱瞻基一瞪眼,污了的湿毛巾,砸在了于谦的身上:“你现在倒是讲起规矩了,在徽州府的时候怎么不讲规矩啊!”

于谦呵呵一笑,拿起毛巾,也擦起了手:“如今这是军国大事,兵戈不可擅动,若是旨意,难免日后生事……”

朱瞻基生气,手上却没了可以扔的东西,一跺脚:“朝廷旨意?等朝廷的旨意来了,镇南关外的羊……镇南关外的贼子,都跑光了!到时候,我那你个小锦鲤的人头,去朝廷交代吗!”

他说着话,眼睛里闪过一抹杀光。

于谦一缩脑袋,耸耸肩,摊摊手:“反正我就是个小经历,也做了规劝,您不听,也没我什么事了……”

朱瞻基站起身,吓得于谦赶忙后退。

他踱着步子:“这叫兵贵神速,将在外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旨意必然是要下来的,到时候让旨意赶上我们,不就补完了流程。”

于谦撇撇嘴。

想了想,数遍历史,几乎凡是说出将在外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这句话的人,大抵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也就是眼前这位,凭着大明朝皇太孙的身份。

才能够直言不讳的说出这句话来。

他看看天色尚早,不由开口问道:“既然您都定了,那如今是继续出关南下,还是做什么?”

朱瞻基撸起了袖子。

“自然是吃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