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魏吴VS晋国(2 / 2)

黄河南岸。

马隆急冲冲奔向洛阳,却不料扑了个空,燃起的烟尘只是汉军留后部队放出了烟幕弹,等司马炎反应过来赵广跑到河内时,洛阳又迎来了一波新的对手。

不想放过一丝一毫机会的曹昙出手了,魏军从襄阳一路尾追着王浑军,南阳郡的宛城一带激战连连,急于撤退的晋军无心恋战,被徐霸、徐胤、许综指挥的魏军咬住后营不放。

王浑无奈之下,只得留孟观一部守在宛城,阻断魏军向洛阳进军的步伐,荆州晋军主力则继续向北增援。

孟观终于有了独立领军的机会,虽然他的军队不过三千人,但面对上万魏军的进攻,孟观毫无惧色,依托宛城残破的城垣,硬是顶住了魏军十余日的进攻。

宛城在三国前期是西凉大将,枪王张绣的地盘,曹操还曾在这里偷妻了一回,结果很悲催的折损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

到了三国末期的时候,由于襄阳在魏国、晋国手里,宛城的军事地位下降,其城墙也多有破损,渐渐的沦落了一座平常的小县城。

徐胤等人本以为打宛城轻轻松松,却不想被孟观阻住了去路。

等到二月初的时候,王浑在洛阳面见司马炎,得知赵广已经北渡黄河,王浑与羊祜、杜预等人商议一番,遂决定先将曹昙给打趴下,收复被魏军占领的襄阳。

相比温县,襄阳确实更加重要。

还有一点,王浑手底下的晋军,多来自荆州北部,其家眷现在已经落到了魏国手里,要是时间再拖延下去的话,王浑担心晋军将卒会哗变。

魏、晋宛城之战从元月末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中旬,两边大小战事无数,打的甚是激烈,却一时分不出胜负。

曹昙为了支援宛城战事,连续的遣使往东吴,向孙皓陈说厉害修好,已经被曹昙视为贾诩再生的桓楷又想出了一个毒计,让曹昙奉孙皓为兄长,且魏国愿为吴国的附庸国存在。

魏向吴称臣。

桓楷的这一计策,正是瞄准了孙皓好大喜功的弱点。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孙权在袭杀关羽之后,面临刘备征讨夷陵的报复,只得屈膝向曹操称臣,于禁等降将也是在那个时候回到了魏国。

不过,在陆逊夷陵大战胜利后,孙权也是立即拔刀相向,魏吴臣属关系从此破裂。

这一段魏吴之间的纠葛,虽然是孙权的权宜之计,但终归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孙权在位时也每每为此而感叹。

孙皓登基,数次北伐晋国,原因就是想要洗涮这段过往,现在曹昙称臣,正中孙皓下怀。

吴国朝堂上,左丞相陆凯已经去世,其余老臣丁奉、施绩、陆抗等皆领兵在外,掌权的右相张悌刚刚从军师位置上提拔上来,资历不够,孙皓无人制约,也就更加的为所欲为。

接受魏国称臣之后,孙皓作为兄长,也很是大方,即诏令江陵的吴军支援襄阳,魏吴两军这一联合,让晋国方面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