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事态恶化(2 / 2)

在打光了日伪军的军官之后,狙击手们就去打击日伪军的机枪手。日伪军的机枪成了名副其实的死神,没有人再敢试图去靠近。

日伪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敌人,军心混乱,士气极其低落。

在先前的战斗中,俘虏了不少伪军军官。他们按照游击队的要求,向被包围的伪军们喊话,劝他们投降。

失去了指挥的伪军士兵们早已经没了勇气,听到了劝降,一个个都放下了武器,高举双手,跪在了公路上。

在解决了伪军们之后,游击队就集中兵力打击残余的日军。此时的日军还有四、五百人,失去了军官之后,那些曹长们也开始发挥作用。

但是他们的身份太低了,只能指挥自己身边的残余的日军,基本上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无法组织起整体有效的反击。再加上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在山谷里,十分被动。他们在人数众多、火力猛烈的游击队的打击下,伤亡迅速地增加着。

眼看着残余的日军剩下的不多了,徐大龙下令停止射击,让游击队员们喊话劝降。他想看一看关东军的战斗意志和关内的日军的战斗意志相比,有什么样的区别。

劝降的结果有些出乎徐大龙的意料,在残余的日军当中竟然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投降。刚开始的时候,徐大龙还有些不可置信,不过想想后他就明白了过来。日军的关东军和关内的日军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关内的日军经常跟抗日武装发生战斗,残酷的战斗使他们变得异常凶残。

而关东军不同,他们的环境相对平稳,很大部分的关东军很多年都没有打过仗了,他们养尊处优,战斗的意志已经被优越的生活消磨了许多,因此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士兵投降的情况。

在吃掉了日伪军的主力之后,徐大龙指挥着松山游击支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断地向日伪军发起攻击,再次攻克了黑水和滨河县城,接着又向伊东方向攻击前进。

伊东县城里的日伪军得知主力部队已经被歼灭,他们放弃了县城,逃往了锦州方向。

松山游击支队经过了一周时间的连续作战,控制了原平治安区里面五个县的广大地区,打下了全部的集团部落,解救出了数十万被关押的百姓,接着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运动。

松山游击队控制了整个原平地区,建立了五个县的抗日根据地,在关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那些散落在山林间的零星的游击队员们纷纷前来投奔,广大的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松山游击队迅速扩大到了8000余人。

为了加强部队的管理,冀东军区又抽调了三个营的部队加入了松山游击队,松山游击队再一次进行了整编。

整编后的松山游击支队改称为松山游击纵队,队长徐大龙、副队长关镇山、参谋长魏大勇,下辖纵队部、直属队、三个游击支队,总兵力8700余人。

地下党方面还派来了一大批地方干部,建立原平地区行郑公署。

行政公署成立之后,徐大龙交给他们第一项任务就是拆除常程。徐大龙很清楚,日军关东军绝不会允许关外出现地下党的根据地,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调动重兵前来进攻。以松山游击纵队现有的实力,是不可能跟日军重兵集团抗衡的。

他们与冀东第二军分区的根据地被常程阻隔,回旋的余地太小,如果遇到日伪军大举进攻,很容易被日伪军包围歼灭。必须要打通两块根据地之间的交通联络,扩大游击纵队的战役纵深。

徐大龙提议,由行政公署组织大批百姓来完成拆除常程的工作。

各个集团部落打下的时间不同,后来解救出来的百姓们已经耽误了农时,他们的生活没有着落。行郑公署正在发愁如何安置的时候,根据徐大龙的建议,行政公署正好可以以工代赈的形式,来为这些百姓解决生计问题。

冀东军区对原平抗日根据地十分支持,他们把大批的粮食等生活物资,送到了原平行政公署,安置这些百姓们。

原平行政公署动员了3万多百姓,在长达50多公里的常程上拆出了十几处缺口,使得关内和关外的根据地彻底连通到了一起,人员、物资都可以畅通往来,为松山游击纵队进行战役机动创造了条件。

徐大龙一面抓紧时间整训部队,一面加强情报工作,密切注视日伪军的行动。

锦州城,日军第二师团师团部。

师团长原本指望着第八联队再加上两个师的伪满军,能够消灭松山游击队,恢复原平地区的治安。哪里想到,事态竟然如此恶化,第八联队以及同去围剿的伪满军,几乎全军覆灭。

捅出了这么大的娄子,他即使是想瞒也瞒不住了,不过他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够迅速恢复原平治安区的治安,尽可能地将这件事态控制在第二师团防区的范围内。如果能够迅速解决问题,自己也好向上级有个交代。

因此师团长紧急召开了作战会议,部署对松山游击纵队的进攻行动。

第二师团这次调动的兵力有第四旅团旅团部直属队、第七联队、第三旅团两个步兵大队,日军参战的兵力9000余人。???..Com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