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招募到了4000多人。”
听朱宸濠问招了多少人,王纶立马给出了一个数字。
“好。”
朱宸濠很是满意。
正德年间,安庆的人口差不多有60多万,再加上一些流民,一个白天就能招到4000来人,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安庆原本的守军也还不到一万。
王纶紧接着又汇报了一些其他事项。
不过很多政务,李士实、刘养正等人还在处理中,因此王纶说得也不是很详细。
“殿下。”
等王纶说完,一直沉默不语的刘吉终于开口:
“刘琅传来消息,留都城内一切如常,对咱们已起兵之事仍是一无所知。”
刘琅原本是南京的守备太监,后被微贬,降为协同守备太监。
(明朝守备太监,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守备和协同守备划分,但实际上却有主次。
本书为做区分,直接加上了头衔。)
如此一来,他自然心中不满。
于是,在收受原主的巨额贿赂后,便彻底投靠了宁王,成为朱宸濠埋在应天府的内应。
“很好,告诉他,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报告给孤。”
“是。”
刘吉应了一声后又道:
“刘琅还招募了300多死士,在我大军抵达时,可配合袭取城门。”
“哈哈,好啊。”
听闻刘琅手中还有那么多的死士,朱宸濠非常高兴。
因为那300多敢死队的存在,让他看到了复制粘贴的机会——
说不定,能像攻取安庆一样,靠夜袭一举拿下留都南京。
接下来,刘吉又汇报了一些其他事情,然后便和王纶一起告辞离去。
二人走后,朱宸濠又在原地呆了一阵,等天色彻底昏暗了,才带着刘泉下了城墙。
一夜无话。
次日天刚亮,宁王大军便忙碌起来。
此时,加上安庆投降的军队,以及刚募的新兵,朱宸濠总兵力已达到74000余人。
因为短时间内安庆必然无虑,所以他只留下了潘鹏率2000士兵守卫。
其余兵马,全部随他前往南京。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九。
宁王大军离开安庆,顺江东下,直扑大明帝国的留都南京。
从安庆到南京,因为是顺流,又正逢水流湍急的盛夏,船行的速度自然也比其他时候要快。
不过毕竟还是有近300公里的距离,所以就算再快,也得花上差不多半天的时间。
这一路上,那些上行的船只自是倒了大霉,尽皆被朱宸濠的前锋舰队所拦截扣留,然后被裹挟着调头东下。
就算遇到的是巡江的战船,也没一艘能跑得了。
由于船队天亮后不久便从安庆出发,所以大军抵达南京附近水域时,天都还没有完全黑下去。
见时间尚早,朱宸濠于是下令,船队在离南京十余里处找地方抛锚。
轻松拿下安庆让他尝到了甜头,因此打算再来一次——
等到下半夜,再在内应的配合下偷袭南京城。
可惜,天不遂人愿。
几个先期派往留都的探子,没多久便带回来一个极大的坏消息:
刘琅,出事了!
这个太监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当然也就得罪了不少人。
这次他为了配合宁王夜袭南京,便将那些分散的死士召集起来,结果此举很快便落入到某些有心人眼中。
于是,他才刚将300多人招到府上,就被人给告发了。
刘琅身为守备太监,在南京的地位极高,一般官员根本不敢管。
因此在层层上报之后,便惊动了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