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一七〇章 荒山古寺春意暖,禅居浅茶话当年(2 / 2)

“大师兄向住持师伯告罪,自请闭门思过去了。”善铭小声朝缘行解释。

“所以你是替他来的?”缘行玩味儿地看着面前十几岁的小沙弥,虽然对方曾让他饿了三天的肚子,但他心中可没有丝毫的怨愤。一想起小沙弥憋红了脸假装拉肚子的模样,就感觉有趣。

后者连连点头,得他同意了,便加入搬书的行列,只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因为年纪小,显得跳脱了些,连看到个虫子都会大呼小叫一番。

缘行在旁看得好笑,没想到二师兄那样的人,竟然会收这样活泼的衣钵弟子。

是的,在一众小辈中,善铭的身份与众不同,因他是缘行二师兄缘尘门下唯一的弟子,别看年纪最小,入门却已经六七年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这孩子竟没受到少言寡语严肃古板的缘尘影响,也算是个异数了。

连续忙碌的四天,才堪堪将藏书楼的书籍整理晾晒完毕。这活看起来不重,可既要每本都摊开,过后还要分门别类的整理归纳,也实在忙活人,饶是缘行修为不错,做完这些也是长舒口气。

晚课后,他特意挑了两本经义回房,终于有心情给自己沏壶茶,然后享受读书的美好时光了。

也是巧了,小炉子的火焰刚升腾起来,就有人到了他的房前。

来人正是大师兄缘法,他笑着走进禅房,径自在炉子边坐了,才道:“善果与我说了,你的一番话,令他幡然悔悟了。”接任住持,主持早晚课与佛事时候,大师兄自是要多严肃有多严肃,可私下里,却还是那个笑呵呵的慈祥模样。

缘行闻言也是一笑:“什么突然悔悟?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罢了。有我这师叔做榜样,他还不知该如何做吗?”

“你呀。”缘法抬手指了指缘行,无奈摇头,顿了顿,却突然发愁的叹了口气,才又说道:“准备一下,你明日随大师伯上京。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有你在旁照料我还放心一些。”

“这么早?到底是什么事情非要大师伯出面不可?”后者跟着皱眉,去年受罚时就听到些消息,可因为默摈不好去问,之后忙忙活活竟也忘了,以为怎么也要等到春耕之后再说,料不到会这么早,更没想到大师伯竟然也要去,要知老和尚有二十年没有踏出寺院,更将近九十岁了,这么大的年纪怎能经受奔波之苦?

“你就不奇怪,为什么大师伯被称作方丈,而我接任却只能做住持?”缘法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虽知小师弟一向不太爱理会世事,可这么明显的差别,他竟然一点都不好奇吗?

“当然奇怪,可我问二师兄,他只说不方便,根本不告诉我。”这时,水已经好了,缘行手中动作不停,没一会儿茶好了,先给大师兄倒了,才抱怨似的说了句。

老一辈不敢去找,小辈们又不像知道的样子,二师兄不说,大师兄太忙,他只能将疑问留在心里憋着。

“老人家当年游历天下交友广阔,在北方声威卓著。当时鞑子皇帝听说了,便下了旨意给个总理北方二十八家寺院的方丈头衔。”缘法抿了一口茶,才缓缓解释道:“当初实在不想替朝廷做事,可又不能拒绝,师伯只能接了,但从未正式上任。后来回山静修,更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了。但开始的几年上山拜访的人不少,这‘方丈’的名头算坐实了。见老人家确实没有下山插手别人寺庙的意思,才渐渐来得少了,等你入山时,北方局势已乱,便没人来了。”

“原来是这样。”缘行恍然大悟。

“督卫府大都督那是日理万机的人物,就算为了看儿子,也没有亲自登门拜访,且一住就是三天的道理。”缘法接着说道:“还不是因为大师伯的威名太大,北方佛门无人出其右?”

“那么,到底是何事?竟值得督卫府这么做?”缘行又问。

“五年前我就对你说过,佛道两家有人对灵气衰微之事非常上心。这些年来,有不少人在朝中游说,准备做些动作。”缘法将茶水一饮而尽。

“上心就上心呗?灵气变化乃是天意,又不是谁能控制的。”缘行提起茶壶给他续上,口中不在意的说道。

“如果我说,有人找到复苏灵气的办法了呢?”缘法突然眯起了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灵气复苏?”缘行依旧没有太在意,他可算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大雍是什么样还不清楚吗?真要灵气复苏,也是六百年后的事情了。

“当今是位雄主。”缘法叹了口气:“眼见百姓生活安定,北方鞑子也再不成气候,也不知是谁的游说,现在竟起了更大的心思,想要建立一个亘古长存的仙朝。”

“仙、仙朝?”缘行眨眨眼,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这话的意思:“他想学秦始皇?”帝王追求长生,服药怠政不说,还劳民伤财,大雍可没建立多少年,现在就这样,岂不是在往死里折腾?不过看看后世的繁盛,估计这皇帝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想到此,他又恢复了淡定的模样。

缘法见他仍是不上心的样子,以为他对这些不太了解,便开始解释:“仙朝哪是这般简单?据说有人进献了一副天下堪舆图,上面标注了中原所有的龙脉走势,更声称能开启天门,到时人人均可修炼长生,重现传说中上古时期万仙临朝的盛况。”

“天、天门?”缘行刚到嘴边的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想到后世的灵气复苏,不是一个意思吧?如果是真的,那灵气复苏六百年,后世会变成什么样子?

万仙临朝不敢说,妖精鬼怪肯定不少,哪还有凡人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