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治标,不如治本(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3269 字 2022-01-04

魏征想要灭佛,并没有私心,只是个人见解。在他看来佛教的许多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尤其是所谓的轮回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一言一论都是诓骗百姓的论点。属于邪魔歪道的范围,对于这种邪魔歪道,就应当斩尽杀绝。

他毫不客气得道:“陛下,佛家理论都是诓骗百姓的无稽之谈……里面教唆世人斩断七情六欲,四大皆空,但真是可笑至极。臣有一友……不,臣与他已经割袍断义,他还没有资格做我魏征的朋友。此人早年相学,文采飞扬,是地方上的数一数二的才子,家人望他光宗耀祖。母亲日夜操劳,供他念书,妻子下田务农,养活生计,只盼丈夫能够高中。可丈夫进京赶考时,露宿寺庙,受到了和尚的蒙骗,放下一切,出家为僧,摒弃尘缘一切。结果老人家听闻音讯,气死家中。那混账,竟然理也不理。妻子带着不满一岁的孩子,沿街乞讨,往寺庙求见一面。丈夫依旧避而不见,口口声声说自己以斩断一切情缘,愿终身侍佛左右。如此行径,那与畜生又有何意义?”

魏征痛心疾首,这倒不是他瞎编,而是却有此事。那丈夫是他同乡的好友,他得知消息后,立刻与那丈夫划地绝交,同时让人给妻儿送上生活费救济。

这事魏征谨记心中,对于佛家,也因此事厌恶至极。

在他看来佛家的理论,已经让一个人摒弃了孝义的人伦之常,等同畜生一样。

如今又见和尚们以百姓血汗钱行奢靡之风气,让他心中的厌恶百上加斤,肃然道:“佛家学说不当蛊惑人心,且占用资源无数,影响国势发展。微臣提议,捣毁所有佛像,回收所有田地,让所有僧人还俗。佛像融化铸钱,缓解经济压力;田地分发百姓,安抚民心,增加粮食产量;至于还俗僧人,让他们务农也好,从商也罢,反正都能为我大唐做出贡献,比当什么和尚要强。”

魏征心不停,眼不跳的说着,似乎再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他口中的三个所有,毫无疑问的却能将佛教推向死地,难以翻身。

李世民瞄了魏征一眼,知道自己的这面镜子已经下了狠心,也跟着异动,大唐即将迎来对薛延陀的征伐,在财力上有些吃紧,若将大唐境内所有的佛像融了,将会为国家增加一大笔的收入。

至于剩下的回收田地,让僧人还俗也是利国之举。

只是如此大规模的灭佛,会不会给国家带来动荡。

这是作为帝王最先考虑的事情。

李世民瞧了不怎么开口的房玄龄、杜如晦一眼,打算征求一下自己这对左膀右臂的意见。

两人都对于佛家不怎么了解,也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意见。

但杜如晦却莫名的说了一句:“文化岂是说灭就能灭的?”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杜荷求见的消息。

李世民精神一震,让人宣杜荷进殿。他们并不了解详细情况,只是根据传递上来的消息,再做商议。到底如何,他还是打算听一听杜荷的口述,了解一下最真实的情况再来决定。

杜荷在殿外,正好听到了魏征的三个所有,也暗自咋舌,想不到魏征这家伙还真够狠得。他的三个所以,不可谓不大快人心,杜荷都有一种想要拍案叫好的冲动。但随后听了父亲的话,眉头蹙着。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论谋略也许不及房玄龄,但他的大局观,远见却少有人比得上。他不会贸然开口,一旦开口一定是最切合真理的答案。

这“杜断”二字,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仔细琢磨,好一会儿,才恍然明白杜如晦的意思,心中佩服老爹的眼光毒辣,也有了决定。

得到宣召,杜荷大步走进殿内。

在李世民的询问下,杜荷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在事关李承乾的问题,杜荷几乎是撇去不谈,偶尔涉及,也是一语带过。李世民待他不薄,杜荷也不打算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说他儿子的短。

但知子莫如父,杜荷固然不提,可李世民是何等的精明,怎能看不出这细节上的问题?他脸色也略显难过:为人父母,没有一个不对自己的孩子抱有至高的期望。即便明知李承乾的为人,在这内心深处还是不可避免的生出一丝丝的期盼,希望孩子能够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