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近在咫尺的曙光(2 / 2)

砍翻三国 两尺 2677 字 2022-02-27

黄睿小声劝了句:“其实东家大可不必慌张,一切交于天命即可。”

哪怕到了现代,烧窑的和开矿的也都喜欢讲玄学多过讲科学。

可梁铮却不信所谓命数,更不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难以捉摸的天意,他习惯了亲自观测、分析和总结,直到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不过黄睿也是好意,梁铮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次铸造,其实主要是要计算模具的收缩比,精度什么的,其实都是可以后天进行手工调整的,但之所以这么严格要求就是要让这些工匠脑子里形成一个严谨的数值概念,为未来的标准化生产做好思想准备。

虽然后世很多人都推崇手工工艺,追求个性化。

但等梁铮眼下只感觉蛋疼,相比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手工生产的在细节上很多都是不达标的,简直让人头皮发麻,难以容忍。

虽然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东西莫得灵魂,但梁铮现在需要的不是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而是产量、产量还是特么的产量!

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只有海量的物资供应,才能填满梁铮那深不见底的胃口。

晚上时,梁铮就睡在了工地旁的帐篷里。

他虽然是一条喜欢享受的咸鱼,却也不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即便是这里的条件很差,但他却仍然睡得香甜。

翌日,等到梁铮起床时,工匠已经将模具取出冷却了,从那对半开的模具可以看到上面光洁的表层,细节处更是做得无可挑剔,这等铸造技术,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巅峰。

梁铮心情振奋,水力锻压机的曙光已然近在咫尺,他距离成功不远了。

而黄睿对此也是充满好奇,他在职责之内的空档也会去探头探脑的看上一眼那东西。

梁铮见了,也是笑着向他炫耀道:“此物若是以人力雕刻,最少需半年才能达到如此精细,且其中还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前功尽弃。可若是以此法制作,不消片刻就能做出成品,效率大幅提升。”

“东家果然博古通今,学究天人,连这等前无古人之浇筑秘术,亦是信手拈来,还推陈出新,在下拜服。”

对于梁铮的学问,黄睿早就佩服无比,此时亲眼见到实物,更是五体投地。

古代的社会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途径很少,但凡有用点的知识,更是被人秘而不宣,当做传家宝一样守着。

因此许多技术都是只闻其名,真正掌握的人少之又少。

例如黄睿,他虽然是铁匠,甚至智慧过人,潜力无穷,但这浇铸法他就不会,想学都没地儿学去。

可正因为不会,所以黄睿跟在梁铮身边,学得非常认真刻苦,比任何人都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