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用人之祀(1 / 2)

几个军卒提着水桶跑过来。

宁偃接过水桶,将水泼在两个孩子身上,二人遭冷水一浇,醒了过来。

女孩儿不可置信地望着众人,男孩儿一阵嚎哭。

大巫祝也回过神来,猛咳几声,眼中射出冷光, 跨前几步,声色俱厉。

“大胆宁偃,本仙奉君上旨意敬天事鬼,祭拜瘟神,拯救卫人,你胆大妄为,破坏祭拜,逆天犯上, 罪不容赦!”

“来人,拿下罪人宁偃!”

众军卒无一响应。

大巫祝提高声音:“还不拿下罪人宁偃?”

所有目光投向栗平。

大巫祝这才意识到自己是使唤不动军卒的,目光便直射栗平:“栗将军,你要抗旨吗?”

江寒指着祭坛上已经遇害的军士,手指的尖端犹在微微颤抖。

“罪人?大巫祝用人之祀,肆意残杀卫国军民,我看你才是真正的罪人吧!”

所谓的“用人之祀”,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活人祭祀,是以活人来充当献牲,取悦上帝的原始宗教仪式。

商周之时,人祭之风炽盛,其用人之多,手段包括火烧、水溺、活埋、剖心、刺喉沥血和砍头等,甚至于把人剁成肉, 蒸为肉羹。

牧野之战后,号称仁义之师的周武王照样将大批殷商贵族当成祭品, 成百上千地斩杀,献祭给昊天。

直到周公执政, 他似乎觉得这种方式过于残暴, 于是周室主流的卿大夫便开始转而谴责这种仪式。

所以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祭现象已不象殷代那样触目惊心,残不忍睹,但却并不罕见。

江寒虽然早有听闻,但直到今天,他才得见其真容,其令人指的程度。

祭坛上那些凌乱的残肢,被巫师掏出烧焦的内脏,一滩滩黑红凝结的鲜血,倒映在围观民众呆滞和畏惧的眼中,显得刺目无比!

“本仙身为卫国大巫祝,祭祀神主,祈求疫病早日结束,有何不法之处?”

“汝等破坏祭祀,若是疫病继续横行,这当是汝等的罪过!”

大巫祝面不改色地宣称,他大咧咧整理着衣襟,皱紧眉头,视江寒于无物。

围观的民众开始产生一阵骚动,很显然,大巫祝在煽动民众情绪。

江寒的脸色阴沉,大声呵斥道:“当年宋襄公让邾文公用俘获的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他的兄长司马目夷就劝告过。”

“古时候六种畜牲不能相互用来祭祀,小的祭祀不杀大牲口,何况敢于用人作牺牲呢?”

“祭祀是为了人,人是神之主也,杀人祭祀,神只会愤怒,哪里还能安心享用?”

“把人同牲畜一样使用,上天岂会赐福?”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以人祭祀,天地怎会高兴?”

江寒话语冰冷,步步紧逼,大巫祝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宁偃看准时机,一挥手:“将罪人拿下!”

卫卒们凝固已久的气氛顿时沸腾了,带着愤怒,他们分出人将一众巫祝抓住,又把三个军士的尸体扛在肩上,抬到高台下面。

三个军士眼神空洞,在死前一定受尽了鞭打,所以伤痕累累。

他们冰冷的躯体看不到一丝生气,红色的液体依旧从胸膛、小腹和背部的剖口中缓缓流出,好象全身上下许多无牙的嘴巴在淌唾沫。

四周一片沉寂,惟有不远处的狗在厉声长吠,透过砖墙和木门,让人心生忐忑。

“这疫病就是因为尔等不敬神主,瘟神行罚!”

“本仙奉君上旨意敬天事鬼,祭拜瘟神,拯救卫人,而你胆大妄为,破坏祭拜,逆天犯上,罪不容赦!”

大巫祝伸出手来重重地指着江寒,仿佛江寒才是罪魁祸,瘟神行罚是从伤寒流传至今,大巫祝一直在强调的事情。

这种说辞蛊惑了卫君和部分民众,导致了今日惨剧发生。

在场万人集结,除了患病者还在家中喘息外,几乎整个城邑的人都来了。

他们希望一如主君和巫师说的一样,献上活生生的人命,大疫就会停止。

“栗将军,瘟神的话你难道忘记了吗?难道你真的要置万千生灵于不顾,想让卫境尸横遍野吗?”

大巫祝的话音落下后,几乎所有人都用不满和畏惧的目光看着江寒、宁偃,看着卫卒们,甚至有人大声祈求他们释放大巫祝和巫师,让仪式继续下去。

被按倒在地上的大巫祝也咧嘴露出了满口黄牙,得意地笑了。

一旦万人沸腾,将造成一个严重的暴乱,宁偃镇压也不是,落荒而溃也不是,大巫祝打的真是个好主意,宁偃手心开始出汗,拼命思索对策了。

“大谬!”

“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疫病亦为四时之疾,并非什么瘟神行罚!”

哗啦,民众们一时间又纷纷议论开了。

“再者,我等已经掌握了伤寒医治之法,此次来楚丘,就是要助众人驱逐疫病的!”

“什么?”

“此话当真!”

楚丘人仿佛抓住了稻草的溺水者,纷纷仰头踮脚,若非军卒横着戈矛阻拦,肯定会扑到江寒脚下问个明白的。

“吾乃墨家钜子,所说之话焉能有假?众人且看西面。”

万人侧目,西面有什么?除了即将落幕的如血夕阳外。

“再过半日,就会有灵鹊飞来兆喜,神医扁鹊就在后方,到时候他妙手回春,伤寒疫病自然能全部消除。”

“扁鹊?”

“神医扁鹊?”

“吾等真有救了!”

这几年时间,扁鹊四处游医,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