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县知县陈孟吉下落不明。
那个姓李的造反头领自封大都督,号称李天王,打下县城只不过两天时间就聚众三四万,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再破两个县城。
山西巡抚、宣大总督得到消息已经是半个月后。
为了逃避朝廷的追责,晋中突发的民乱被宣大总督、山西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等官员定性为流寇。
闭着眼睛言辞凿凿流寇的绝大多数头目来自陕西,完全是是推诿、甩锅,反正陕西已经暗无天日,再黑点儿无所谓。
当务之急是必须遏制助李天王流寇的蔓延。
此时谁能当此大任?
宣大总督举贤不避亲,兴和军主将黄毅出马,必然能够解晋中升斗小民于倒悬。
至于要不要抽调其他兵马?
耿如杞对女婿有信心,认为没有必要,他的分析有说服力,因为此时兴和军离发生民乱……
口误、口误,不是发生民乱,而是三县遭遇来自陕西的流寇祸害,兴和军正在往晋西南开拔,恰恰离崞县不远。
宣大总督亲自点将,而且用不着再给开拔银和粮食,那会有文官武将反对?
剿灭李天王的任务理所当然派给了在路上的兴和军。
崞县西北十里就是宁武关,属于太原府代州管辖,东西两面是山,两山之间夹平川,一条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经平原。
贼寇刚刚起来,必须尽快剿灭,黄毅接到老丈人的书信后立刻进行了部署。
经过侦查、分析,确认李天王的人马仅仅是号称十万,真实人数应该是五六万,其中青壮年男子至多一万五千。
这些人连武器都不全,有一大半人拿着锄头、铁锹之类的农具。
这些人就是农民,根本听不懂号鼓,不会结阵,因为人多壮胆,才敢用打群架的方式打衙役抢大户……
他们的战斗力在正规军面前可以忽略不计。
匪首李天王三十出头擅长装神弄鬼,有武艺,懂些医术,核心力量是选拔的几百有骑术、有武艺的壮汉。
他们打下了三个县城,把世家大族、大地主屠戮一空,不仅仅抢劫了很多粮食和金银财宝,还积攒下几百盔甲。
用兴和军去打一股刚刚冒头的流寇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黄毅亲自率领骑兵和骑马步兵行军三天奔袭崞县,把李天王的主力堵在城内。
信息不对称,李天王根本不知道宣大有一支迅捷无比的兴和军。
他之所以敢聚众造反,有可能是《水浒传》看多了,以为能够得到朝廷诏安,混上一官半职。
然点燃这把火后,火势就由不得他了,原本是准备交好致仕的官员联络山西巡抚谈招抚。
谁曾想暴民根本不管不顾,只要是深宅大院就冲进去杀人抢劫。
最后的结果是能够发现的老爷都死于非命,李天王的麾下抢劫了许多金银财宝。
其实此时的金银财宝对于他们来说毫无用处,秩序不存在了,哪里还有买卖?
大家都是零元购,用得着金银财宝?
在没法联系朝廷官员谈招抚的情况下,李天王做了两手准备。
官兵来了能打则打,打不过立刻往大山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