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莫成济没再犹豫,立即带人开干。
“成济,你说郑先生这次又要干什么?”
“对,成济你都和我们说说呗。”
见过蜂窝煤,大棚种豆芽,雪屋,现在灾民们一听郑天一新下的命令,不再是质疑,而是好奇,甚至有些兴奋。
毕竟,郑天一一次又一次地颠覆他们的认知。
“我也不知道。”莫成济摇头,“哎,不要说话了,你们刚刚不也听到了吗?一个小时内翻好地。”
一个小时后,制煤组搬回来的柴,全都按郑天一的命令,搬进大棚,埋到大棚的土里。
郑天一同时安排李通和黎和。
李通带几个人,到茅厕里弄一些粪便来,混进土里。
黎和生火,小火烧雪化水,小火是保证水不能烧开,烧热,只要变温水既可,淋在大棚的土木上。
浇过水,所有人退出来,把大棚封严实。
还跟种豆芽一样,地炉里的火不能断,正常烧煤,保持棚内的温度。
之后每天烧一次温水。
郑天一这一系列操作完,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郑先生种木头了!”
“木头能长成树吗?”
“长成树也不奇怪呀,郑先生那么厉害。”
“也是,哎,不对,长成树有什么用,又不能吃。”
夜里。
躺在郑天一身边的陈家姐妹,也止不住好奇问郑天一,他到底在种什么。
看着几个好奇宝宝一样的妻子,郑天一摇摇头,“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能种出什么来。”
他能做的只是让木头的腐烂。
至于木头腐烂之后,长出些什么菌类,或者能不能长菌全靠运气。
郑天一当初选平民区废墟的木材,是因为平民房屋的木质量一般,更容易腐烂。
潮湿,加温,空间密闭,细菌的加速之下,仅仅一个星期,埋的大棚泥土里的木头开始腐烂。
郑天一让人把木头上的土扒开一些,只留下包薄薄的一层。
次日。
郑天一刚刚从雪屋出来,就看到每天负责进大棚里烧水的钱嬷嬷,站在他的雪屋外。
一看到郑天一,钱嬷嬷就激动地说,“郑先生,你快去大棚看看。”
“大棚里怎么了?”郑天一一边朝大棚走,一边问,他都不敢问是不是有东西长出来了,怕是空欢喜一场。
“有东西长出来了,可是老奴没见过,不知道长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我看看!”郑天一挑开大棚的帘子时,手有些微微颤抖。
这么快就有菌菇长出来了?
大大地超出他的预期。
他也很激动。
就像是开盲盒一样,既期待又有些害怕。
怕盒子里的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
听到动静的人们,也纷纷围上来,一听钱嬷嬷说那些木头里有东西长出来,个个都伸长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