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成人礼(1 / 2)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3349 字 2021-08-05

周礼: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冠者,礼之始也,冠礼,也便是成人礼。

先秦以来,华夏男子行加冠礼,代表成人,古天子诸侯十二而冠,士则二十而冠,由此而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宣告冠者从此由一个懵懂的少年而正式步入社会,担任起成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加冠,成人,结婚,生子,这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男儿们的一个标准。

古书记载,公侯之有冠礼,夏之未造也,说的是在夏朝以前,冠礼就已经有了。在南北朝以前,冠礼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礼仪,尤其是对于男子们来说,这是人生第一个最重要的礼仪。

只是南北朝以来,胡人入侵,胡风渐起,甚至北方汉人一度改姓易名,如隋朝杨家曾改姓。宇文泰占据关中,东西魏对峙之时,南北三国中实力最弱的西魏宇文泰当时为了能够生存,颁六条诏令,推行府兵制,拉拢汉人豪强,赐鲜卑姓,改籍贯。

对汉人赐鲜卑姓,如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仪同,对其中的汉人将领们也全都鲜卑化,都赐以鲜卑姓氏,并让他们手下的士兵,不论汉胡,也一律跟他们姓,搞的好像是一个部落一样。

当时赐姓,按照的是拓跋鲜卑远祖拓跋毛,据说曾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宇文泰于是把这三十六国、九十九姓,一共一百多个姓全都拿来赐给西魏的汉人文武,功劳大的得大姓,功劳小的得小姓。

比如当时李渊的爷爷李虎是八柱国之一,功劳大地位高,于是从三十六国里挑了一个大姓大野氏赐给他,于是李虎其实也叫过大野虎。

而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当时地位比李渊低,只是十二大将军之一,于是被从九十九姓里挑了一个普六茹氏赐给他,因此杨忠当年也叫过普六茹忠,杨坚小时候则叫过普六茹坚,直到他后来当皇帝后,才尽复周礼,恢复汉魏制度衣冠,要不是杨坚,李世民只怕还叫大野世民呢。

当时东面的高欢鲜卑化更严重,西面关中的宇文泰也在搞鲜卑化,给手底下的汉人豪强们一通赐姓,又给手底下的鲜卑将领官员们改成关中籍贯等,这样乱搞,却也搞出了一个关陇贵族集团,使的代北军头们和关中豪强们联合在了一起。

不过当年的赐姓确实是乱赐,李虎、阎庆都赐姓大野氏,李弼和李穆本来也都姓李,可因为两人也都是八柱国,结果却分别赐姓徒何和拓跋氏,后来隋朝名相高颎和北齐降将李屯,一个姓高一个姓李,可因为他们当时是八大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手下,于是全都跟着鲜卑人独孤信改姓了独孤,成了独孤颎和独孤屯。

在西魏北周那个时代,汉人连姓都保不住了,就更别说古代传下来的加冠礼了,加冠礼是要束发,加冠,以示成人。而鲜卑人南下后虽然也进行主动的汉化改革,但对这加冠礼却根本没啥兴趣。

事实上,自魏晋之后,冠礼已经是废而不行了,早不复当年汉代时那种隆重了。

汉代冠礼又叫加无服,并有冠而佩剑的传统。

今天,长孙无忌突然提出要给太子承乾加冠一事,宰相们还真都有点意外。

秦琅鼓掌。

“长孙公说的好,冠礼甚有必要,应当恢复旧礼,而且要隆重。近世以来,人情轻薄,过十岁而总角者少矣,因此难懂成人之道也!”

秦琅带头附喝,引得魏征这样崇古派更是激动。

这位恨不得要恢复周朝井田制度的儒家复古派,向来崇古崇礼,对于长孙无忌提出要给太子恢复十二而冠的元服礼非常赞成。认为这个冠礼,也有重新恢复近世以来日渐荒废的大礼。

此时民间确实已经荒废了冠礼,也只有如一些名门士族才保留了二十而冠的礼仪。

秦琅今年都二十一了,就从没行过冠礼。

甚至据说皇帝李世民也一样没行过冠礼,所以在他玄武门之后夺权后,皇帝册封他为太子时,有官员就进谏说皇帝应当在太子礼行内册礼,也就是说李世民因为没有加过冠,所以册封太子时,不能戴冠,而是直接梳着双童髻。

于是武德九年,李世民的太子册封大礼上,李世民顶了一个非常雷人的造型出场,头上一边梳了一个角,搞的跟个喜羊羊一样。

“《士冠礼》曰:“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在古代,周制冠礼,有文王年十二而冠之说,而“冠而佩剑”更是古之礼制。《仪礼》上记载的冠礼,大抵是周代的遗留。另外在《国语》、《左传》、《史记》中也屡有周代天子和诸侯行冠礼的记载。后世虽然沿袭了这一仪式,但是其程序屡有变更。”魏征引经据典起来,非常厉害,张嘴说来,“魏晋以来,胡风渐盛,冠礼荒废,尤其是天子、皇太子的冠礼,该采用何种礼仪?”

左仆射房玄龄道,“史载汉惠帝加元服,用正月甲子若景子为吉。”

所谓元服,元者,首也,元服也就是脑袋的帽子,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汉代皇帝加冠为四加,缁布冠(东汉改为进贤冠)、爵弁、武弁、通天冠,皇太子三加,士庶则一加。

多年未有行过太子冠礼,如今要为太子加冠,该采用何种礼仪,却也还得商议。

“可按汉代皇太子冠礼,三加,缁布冠、远游冠和冠冕三加,时间也择吉日而行,大赦天下,赐民爵!”房玄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