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帝忧(1 / 2)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3652 字 2021-08-05

长安。

东宫显德殿里。

君臣正在议事。

眼看着武德九年也终于在灾荒和外患甚至是内乱动荡之中走到近头了,马上就是新年,明年就将是改元贞观的第一年。

从六月初四冒险兵变,再到如今,这半年来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但总算是过来了,李瑗、王君廓、李孝常、李幼良、刘德裕、罗艺等反叛者,皆被斩杀。

颉利率三十万骑饮马渭河,兵临长安,也被他迫退。

大旱大蝗,饥谨粮荒,也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李世民坐在殿上,听着宰相们在下面总结,突然有种恍如隔世般的感觉,才做了不过两月太子,百天皇帝,但却好像已经耗费半生精力了。

这皇帝果然不好当啊。

一路走来艰难,他这个皇帝带给天下的并不是五谷丰登,国富民安,而是肆虐关中关东的大旱大蝗,为此朝廷不得不拿出所有的国库钱粮来赈灾。

如今国库里空空如也,长安太仓,京畿正仓、转运仓、常平仓里的粮食也少的可怜,更多的是蝗虫干,蝗虫粉。

今年的租庸调都免了,王公贵族们也放弃了今年的封邑收入,甚至官员们连俸禄都减半了。

李世民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有点失败。

马上要过年了,可他这个皇帝却拿不出给功臣宰相们的赏赐,也拿不出给将士们的赏赐。

因为府库空虚。

虽然今年是挺过来了,但离明年夏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最关键的青黄不接那段时间,又该怎么办?

臣子在下面歌功颂德,李世民却很羞愧。

虽然如今他撑过了各种挑战危机,现在大权在握,尤其是通过对军队的改革,他现在完全控制住了长安城,百骑司、镇抚司,羽林军、千牛卫、金吾卫的北衙体系确立,让他拥有着比父亲当皇帝时更强的掌控力。

但那又如何?

父亲时可曾有他如今这么狼狈过?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没坐上皇位,也不知道这天下居然如此难掌。

国库干涸,粮食得不到补给,新建的北衙六军也迟迟没能拿出一个合适的供军方案来。

没有粮,那么明年开春后将会爆发更严重的饥荒,抗灾便要功亏一篑。而没有钱,北衙六军会难以为继,他的北衙六军可能被迫要解散。

殿上,大臣们开始在商议明年大朝会的流程等,但这又离不开一个钱字。明年的大朝会很重要,这是他改元后第一个正旦大朝,到时四方藩朝,八方胡人使节都要前来朝贺,若是到时哪里出了差错,影响的可就是中原天朝上国的威严。

这个脸他李世民丢不起,大唐也丢不起,所以必须得办,得办隆重,得办的格外隆重。

魏征斥问尚书左仆射封德彝。

“封相说了这么多,魏征敢问一句,钱从何来?”

封德彝怔住,答不上来。

现在国库是空空如也,比脸还干净了。甚至之前说百官发半俸,但问题是这半俸本来也要发了,可现在朝廷都发不出来。

如今又哪来的钱大搞仪式排场呢?

魏征这犀利的质问,让封德彝无言以对。

殿上陷入难堪的寂静之中。

魏征道,“先前鸿胪寺刚奏报,说颉利派使者前来,说欲送马一万匹入唐,要求我们赐给二十万匹绢。我们根本没有钱能买突厥的马,别说一万匹,就是五千匹三千匹的钱也拿不出,我担心若是完全拒绝颉利的马,可能会引的颉利不满,搞不好边境又要生事端!”

李世民听着这些话,只感觉头痛万分。

而左卫大将军李靖却偏在这个时候还上奏,提议对朔方梁师都用兵,说梁师都一日不除,则京畿北方不稳,必须灭掉梁师都,夺回朔方,才能稳固关中,护庇长安,甚至真正拥有对突厥的战略主动权,否则大唐就将永远陷在被突厥扼住喉咙,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境地。

可李靖的提议,被宰相们一致反对,理由就是没钱。

眼下灾荒都没过,哪来的钱,哪来的粮?这种时候,如何敢主动挑衅开打?

皇帝咳嗽几声。

殿中再次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一手揉着太阳穴,他目光扫过众臣。

“朕听了诸卿之言,总结出现在朝廷最当务之急,一是钱,二是粮。没钱,百官的俸发不出,新建北衙六军的饷发不出,明年正旦大朝会办不了·······现在其它休提,都来议一议如何解决这钱和粮的问题!”

无人接话。

李世民不满的扫过众臣。

“封相,你是左仆射,百官之首,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