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肉食堂处理的很好,膻味不大,牛米很喜欢吃,觉得不必羊肉差。
那么丰盛的饭菜啊!
他有些迫不及待了,觉得这里就是仙境。
“国公来了。”
外面一阵喧哗,牛米心中激动,回身看去。
这几日他在学里转弯抹角的打听到了许多消息。
二哥是个憨直的人,却深得国公的器重。
国公最重视学堂,经常来视察。
杨玄来了。
但却在后面排队。
牛米看到国公排队,就不解的道:“国公为何要排队?”
身后的张夏说道:“国公说了,规矩定下,那么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可那是国公啊!”
“你觉着贵人可以不遵守规矩?”张夏笑道。
“不该是这样的吗?”牛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
耶娘,包括其他大人提及贵人都一脸敬畏和艳羡,偶尔提及贵人处死身边的仆役或是婢女,都一脸无所谓。
有人偶尔说官府或是律法,顿时引来一阵哄笑。
“那是贵人呢!”
“律法是贵人用来管咱们的。”
贵人就是神灵!
这个印象就成在牛米的脑海中,近乎于在基因中镌刻定型了。
但今日,他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有东西在动摇。
那些贵人,可有国公尊贵吗?
他摇摇头。
他端着饭菜过去,一直在看着杨国公,差点就撞到了人。
杨玄笑眯眯的和身边的学生说话,很是和气。
打了饭菜后,身边有人低声对杨玄说了几句,目视牛米。
杨玄就端着自己的大碗过来了。
他坐在了牛米的对面,牛米顿时浑身紧张的都忘记了行礼。
“坐下!”等牛米想到行礼的事儿时,刚起身就被杨玄叫坐下。
“牛米?”杨玄笑道。
“正是小人!”
“你是学生!”
“正是学生。”
杨玄一边吃,一边和他说话。
“家中是做什么的?”
“喂羊,还开了酒肆。”
“那家境还好。”
“是!”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到了桃县可还习惯?”
“习惯。”
慢慢的,牛米的紧张情绪消散了许多。
杨玄指指他的胸襟,书本露出了小半截。
“为何随身带着?”
“要背书。”牛米有些难为情,“学生入学晚。”
杨玄颔首,“可想过以后要做些什么?”
牛米说道:“学生……学生……”
“做官?”杨玄笑道。
牛米点头,心中格外紧张,觉得自己会被教训。
杨玄喝了一口汤,说道:“这汤味道不错。”
“是啊!”
牛米和周围的人附和道,其实也是真的不错。
“饼子也不错!”
厨子在后面笑开了花,连李文敏都对他微微颔首。
“牧民一年到头辛苦,自家却难得吃一次羊肉,而这里,几乎每日都有。”
杨玄说道:“农夫辛苦劳作一年,却舍不得吃细面饼子,这里每日都有。”
他夹起一块菜干,“这些菜干如今市价不菲,可这里每日都有。”
牛米突然觉得有些不安,他在想,自己凭何能享受这等好处?
杨玄在这里却打住了话头,吃完早饭,他寻了李文敏,“开学了,也该让学生们去吹吹春风。”
李文敏一怔,杨玄已经出去了。
韩纪留下,对李文敏说道:“学生们有些想当然了……你知晓的,国公最看重学生,若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一门心思只想做官,一门心思觉着衣食住行就该如此……这不好。”
李文敏明白了。
韩纪出去,杨玄在外面等他。
“交代了?”
“交代了。”
杨玄点头,“一个人只知晓享受,再多的才干,我也不用!”
第二日,没吃早饭,学堂就组织学生们去了城外。
随后分为几队,各自去了一个村子。
牛米跟着去的是一个颇大的村子,进村后,村正在等着他们。
“去最差的那些人家!”带队的先生明确提出了要求。
牛米跟着去了一户人家。
逼仄的环境并未让学生们奇怪……这里大部分人都出身普通。
村正沟通后,这户人家做了一顿每日吃的早饭。
稀糊糊,稀的能照亮人影。
饼子没有。
就稀糊糊!
“没干活,不敢吃干的!”
主人家蹲在那里,看着有些憨实。
先生看着他们喝稀糊糊,问道:“郎君可知晓这些学生在学里的吃喝?”
男主人点头,“知晓呢!说是住的亮堂,吃的好,和皇帝般的。”
这话让学生们都笑了起来。
牛米也笑了。
先生没笑,“郎君每年缴纳赋税,这些学生的衣食住行中,他们的课本和衣裳,都是你等供给的……”
这个观念让牛米一怔,却觉得无从反驳。
“老夫就想问问。”先生看了一眼学生们,“郎君自己都不敢吃干的,他们却顿顿有肉,有细面饼子。郎君可觉得亏得慌?”
男主人摇头。
“当初去缴纳粮食,县里来的小吏说了,咱们缴纳的粮食,都变成了北疆军的军粮,和甲衣兵器。保护北疆,也有咱们的功劳。我这心里舒坦着呢!”
男主人看着学生们,“当初县里有人来说什么读书,若是天资好的都能去。我还问了读书有何好处……”
牛米放下碗,看着男主人。
男主人起身,仿佛是在模仿那人当初的神色,“国公说,读书,是为了天下人不饿肚子!”
牛米只觉得脑海中嗡嗡作响。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先到了自己小时候家中的窘境。
那时候,到了农闲时节,一家子一天只吃一顿饭,他饿的躺在床上,觉得饥饿是世间最痛苦的酷刑。
后来,随着局势变化,他家也跟着变了。
能吃饱了,渐渐吃好了。
但以前呢?
他想到那日李文敏说的,北疆的日子好了,可北疆之外的大唐百姓依旧在煎熬,甚至……成为饿殍!
眼前,仿佛有什么在发光。
下午,他浑浑噩噩的跟着回到了学堂。
晚上,他请了同窗识字多的代笔,写信给家中。
“……阿耶,阿娘在上,孩儿叩首……”
“学堂里吃的颇好,每餐都有羊肉和细面饼子,衣裳,住所都好,比家中都好,还不要钱。”
“我今日去了村里,听到了国公说的话,阿耶,阿娘,我现在知晓为何读书了!”
牛米抬头,双眸发亮,格外坚定。
“我要为国公读书,要为北疆读书,要为,天下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