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古代的战争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双方军团开到一个地方后,见了面便直接真枪真刀的干起来。
甚至如前世电视里演的那样,有时还要斗将,就是双方先把自己的战将每方派出来一名,进行一对一的单挑,然后才开始双方兵团主力作战。
那就有点扯了。
古代的战争,尤其华夏古代,大规模团战,动则十几万军队。其中后勤粮道如何安排,阵型如何调整,各兵种如何安排,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双方不是比的谁有什么妙计,而是比的谁犯错少。
双方会面后基本不会一见面便立刻开战,而是先不断派出奇兵骚扰对方,让对方犯错,再根据周围的地势和敌方的阵型,不断调整己方的阵型。
这样的过程,有时双方一旦对峙便是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后勤,也就是国力的大小了。
一旦捕捉到了对方犯错的时机,便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必杀。
在古代,通讯设施又不怎么快捷,全靠传令兵来回奔走,很多时候军令还没传达过去,战机就已经消失。
这时候,考验的就不是主帅的统兵能力了,而是基层将官的应变能力。双方基层将官作战时的强弱,才是一支军队能战与否的重要因素。
通过周永春层层细致的讲解着战争,朱由校也对这个时代的打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现在回想起来,原史中,怪不得崇祯急于和敌方决战,不了解战场形势,而遥控瞎指挥,致使明军指挥出现失误,而一次次战败呢。
此时,周永春又接着说。
“臣说的这种情况是双方军队战力相当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今我大明之军队,将领贪墨军饷,文臣贪墨制造军械之费用,基层将官又远不如建奴基层之将官,如何还敢于进攻?”
“在臣看来,现今能够让辽东维持现状,就已经殊为不易了。”
说完这些后,周永春也觉得有些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不知道陛下听完会不会不高兴,毕竟这番言论可真有些大逆不道了。
即使陛下现在要治他的罪,周永春也无话可说,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不由得,他有些后悔说的太多了。
偷眼看了看朱由校,只见陛下一副若有所思,并没有动怒的样子,周永春心里稍松了口气。
朱由校消化完了周永春说的话后,问道。
“可有破解之法?”
周永春看到陛下真的没有动怒,反而悉心请教自己,不由有些感动于陛下的信任。
朱由校在他心里的形象开始慢慢升高了起来。
知道此时不能再继续打击己方了,周永春说道。
“既然臣把战争比作赌博,双方则有筹码多寡之分。”
“我大明富有四海,那怕输了多次,只要时间充足,也依然可以再站起来,而建奴,不过一叛乱逆贼尔,只要输一次,就足够其伤筋动骨一番。”
“故臣可断定,哪怕我大明不出战,只凭借坚城利炮耗也可耗死建奴。”
“更何况,我大明只要稍作调整,整合国力,又岂是建奴可比?”
听到这里,朱由校笑了,这与自己的策略不谋而合。
建奴民少兵微,想玩攻城战,根本就玩不起。己方只要限制了粮,铁等战略物质,不让建奴得到一分,他自己就得玩完,要知道,小冰河时期,针对的可不止关内。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革国内,使国力提升上去,到那时候,建奴不过毛毛雨而已。
听了周永春的一番见解,朱由校终于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人,站起来笑道。
“周爱卿一番长谈,让朕受益匪浅。现今内阁六部关于辽东巡抚之人选恐怕已经等不及了,明日便召开会推大典吧。”
朱由校拍了拍周永春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到时候,周爱卿可要好好给朕推举出几个可用之人选啊。”
“好了,周爱卿今日刚到京城,先回去歇息吧。”
这就是明显的赶人了。
周永春明白陛下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对辽东的分析,心里虽然感恩于被陛下信任和器重,但是此时还是硬着头皮没有走,继续说道。
“陛下,臣从山东老家来京之时,已然发现有大规模的白莲教在山东民间频繁活动,陛下不可不防啊!”
山东白莲教?朱由校听着有点耳熟,仔细一想,好像天启年间白莲教在山东是有一场叛乱来着。
现在听到周永春提醒,印象中的记忆越来越清晰起来。
好像就是在最近这一两年吧,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差点把这茬忘了,看来得早做准备了。
朱由校感激的看了周永春一眼,说道。
“朕知道了,会小心的。”
周永春察觉到了朱由校眼中的那一丝感激,可以确定陛下真的听进去了,不似作假。一路提醒吊胆,终于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