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银子花不出去以及翻修粮仓储备粮食,其实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三年前,朱由检那有这种烦恼?府库空的耗子都不稀罕来。
这两件事的发生让朱由检意识到,自己的基础布局要到开花期了。若是眼下正在展开的两场战事取得预想的成果,大明将正式走向重振的节奏。
九月、大宁、崇祯皇帝两翼钳制满清的北线战场,天气已然进入了深秋,甚至前几天还漂了一场雪。然而战事并没有因为气候转凉而转冷, 反倒是越来越火爆。从七月底开始、满清陆陆续续向大宁方向派兵,到现在来战场的清军足足有八万。与此同时、这边的蒙古部落一直没消停,他们组织的兵马总数也有四五万之众。
整个大宁战场,明军的主战力量是一个整编军加一个师、还有四个保安旅先,兵力接近六万,若是算上在喜峰口接应的一个主战师,近三万负责参与后勤运输和工事修筑的劳工, 投入战场的人力也差不多有十万之众。
明清双方向战场上投入了过二十万人马,这一战应该是自松锦州会战以后,双方进行的又一场战略大会战。明军是将其视为新的大棱河之战来打,清军则视其为新的一场战略决战,双方对战场的重视程度都相当高。明军这边新军的两个主将刘元斌和曹若海都在前线战场,最新崛起的将校堂军官体系代表人物麻友谅则在身后随时准备进入战场。清军连摄政王多尔衮近日都来到了战场,满清的军事贵族更是基本上全到了前线。
“摄政王、明军已经有两个大军堡完成了施工,他们的第三座军城也快要完工了。与此同时,外围还有近十座小军堡落成,形势对我们相当不利啊。”一直在前线挂阵指挥战事的济尔哈朗,向刚进入战场的多尔衮汇报了目前对清军最为不利的事由。
“咱们和蒙古部落此前投入的兵马近十万,就不能阻住他们修城建堡?哪怕是打不垮明军,难道不能阻住他们往过来运修堡材料的车队?孤看了他们落成的军城,外墙多用的是石料,所费之功定然不小,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往过来运石料。”多尔衮到现场之后,最不满意的便是济尔哈朗他们居然眼睁睁的看着明军修好了数座石堡。让人修好了石城,这仗还怎么打?重炮都没办法奈何住这玩意。
“摄政王, 石料不是明军运过来的,全是他们在大宁本地取的材。”
“明军才来了多少人?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能在大宁建好采石场, 采来这么多石料!”
“他们没建采石场,石料全是用火药在附近的石山炸出来的。由于有石泥这样的建城利器,将不规整的石头简单一堆,浇上石泥,城墙便成了!吾看明军之所以将战场选在大宁,就是因为大宁这边多山石,能让他们快速筑城。”
确实如济尔哈朗所言,军堡的建筑方式相当粗糙,全是用石块和混凝土浇出来的。不过为了节省混泥土的用料,浇筑的时候只浇筑了外墙和内墙,墙心连混泥土都没有,用碎石和泥沙填进去便完事。又不是真的要修百年工程,弄那么仔细干什么?在朱由检的设想中,这玩意也就用个三五年而已。主要目的是让明军先站住脚,站住脚以后,就不能一直靠城堡设施了,窝在城堡里打仗,不是长久之事。
听完济尔哈朗等前线将领的称述,多尔衮站在大宁草原上陷入沉思。情况对已方相当不利,最大的不利并不是明军快速修好了这些军堡,而是在野战中清军沾不上便宜。面对明军三千人左右的军团,八旗兵加蒙古骑兵过去一万人也打不散人家。时间一长,其它部的明军便会围过来,战事自然会不了了之。
在野战中沾不上便宜,即使能打军堡也是闲的。根本没办法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形成不了围困军堡的条件。怎么办?多尔衮一时之间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