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鬼才劝秦王(2 / 2)

而张良见秦天的目光看来,立即会意,开口说道:“王上,微臣之意与郭嘉尚书之言略同。高句骊乃是贫瘠之地,若要领兵攻讨,不说道路崎岖艰险,还要费时费力,就算将之剿灭,我国也要缓和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如今大汉内的局势愈加紧张,如果我军因为小小的高句骊之患而贻误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岂不是因小利而失大利乎?

所以,还望王上能够三思而后行矣!”

听着二人的回答,秦天陷入了沉思,整个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听见秦天的手指不断敲打桌面的声音,张良和郭嘉二人深深的望着秦天,等待他的答复!

历史上的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以及解决三郡(右北平、辽西、辽东)乌桓入塞危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但是曹军诸将却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定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

当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已然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大耳的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突然发难。

这时,郭嘉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后来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这里直接省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经过郭嘉一针见血的分析下,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柳城。然后在曹军刚到易城之时,郭嘉又感觉太慢了,逐又献上了兵贵神速的计策。后来就成为了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最后成功帮助曹操斩杀蹋顿平定了乌桓。

而此时却一直劝阻秦天暂伐高句骊,显然是时机未到,若不然也不会连同张良也一起劝阻。

过了半晌后,秦天终于开口,言道:“可是,这高句骊的存在始终是个祸患,牵制着我军十分之三的兵力,若是能够趁机将他们打疼、打怕,或者直接打的他们无力南下,那么我们足以抽出三四十万的大军参与大汉之争。所以这才是孤为何如此着急的想要东征高句骊。”

话落,郭嘉再次说道:“王上之忧虑微臣明白,只是现在讨伐高句骊一个是时机未到,再一个就是大汉之争才是我军最主要的目标。

如果只是想要打的他们无力南下,那么也有办法。

就是微臣和张量侍郎一起和王上所商讨的计策,趁李世民率兵来伐之际,派遣大军三路讨伐之;一路是由岳帅亲自指挥,二十万大军正面迎击李世民,将之拖在幽州;另一路就是由李靖将军率领三万兵马,再加上冀州水军,于海上横击高句骊都城‘国内城’。

而另一路或是由轲比能又或者是由白麒将军率领两万骑兵,于大漠迂回过去,和李靖将军南北呼应,前后夹击高句骊。

再遣一员上将领兵数万,从辽东之地背后堵截李世民,与上岳帅前后呼应,以现在幽州的五十万大军,足以能够将他们丧送在幽州。如此比王上亲自率领大军岂不是要更加省时省力。”

闻言,秦天眼前一亮,喜道:“奉孝言之有理,是孤操之过急了。如此的话,就算不能将对方全部留在此地,那也能够使对方再也无力南下。如此,我军则可以全力以赴的与曹操等人争夺天下!”

一旁的张良也上来补充道:“王上,为了使对方逃脱掉,我军可以在令支、孤竹城、海阳一代埋伏两万精兵,待对方撤退之际,趁机杀出。如此定然可以使对方全军覆没。”

“子房之计,妙矣。”秦天眉头微挑,脱口称赞一声。其又言道:“只是,那派谁领兵埋伏为好?”

张良说道:“如果姜松将军他们能够在李世民来伐之前赶回,由他领兵埋伏乃是最好。如果不能及时返回,只能由赵云将军或者宇文将军领兵埋伏,毕竟要考虑到敌方的李元霸,撤退之时必然是此人开路或断后,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这一条。”

秦天点了点头,言道:“嗯。那就依你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