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应举愤愤说。
他原本的想法是既然国家下令屯田,那地方上其实有许多闲置不缴纳赋税的田地,地方官自然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把这些地献出来给国家屯田用。
谁知这些地方官都不肯提供土地。
他不买田,就没办法屯田,不得已之下才只能买田。
但那些肥沃的,已经开发的好田,价格太高,靠朝廷提供的那点经费买不了多少。
所以买来的田多是最下等的贫瘠荒田
本来屯田是为了安插辽民,结果辽民又都不肯种田,他又只得雇佣佃农来种。
补贴上种子、耕牛,工食钱。
靠近水边的水田,还要另外雇人开河治闸。
在屯种地方还要建造相应的农房、仓场、行台、屯官的官署住宅。
屯田时还被地方官各种刁难
从地方上买来田地还有仓库,结果会地方官说成是投献,将相关人员杖责。
在经历两年屯田波折后,屯田的成本收益情况却还不错,只是屯田规模实在太小,所得有限。
董应举说在天启三年和天启四年这两年中,花费屯田的本钱是两万六千多两,得到的收益折银六万四千两。对应的实际粮食收获是每年三万数千石粮食
而这个收益是国家和佃农按照三七分成的比例分配之后的结果。
也就是国家获得收成的百分之三十,佃农获取收成的百分之七十。
这笔钱扣去成本后是三万八千两,每年一万九千两。
在缴纳赋税和差役杂项后,还有盈余用以养辽人,输送给朝廷。
而且越往后,屯田成本就会越降低,利润会越高。
如果按照董应举这个北方下等瘠田,三七分成的屯田收入,当成是粮食税收。
按照《明神宗实录》记载的万历三十年的耕地面积数是1226万4291顷
一顷是一百亩,也就是明代耕地面积有12亿2千6百多万亩。
就算后面损失掉一些,减少三亿多亩,算成九亿亩,是十八万亩的五千倍,
如果朝廷按照百分之三十的比率收税,那每年从农田上可以获得一亿两左右的白银。
实际上南方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北方,种植经济作物的亩产收益又远高于粮食,这个收入的是大大低估了真实可能的收入。
如果按粮食计算,朝廷至少可以征收到一点五亿石的粮食,可以养五千万人。
拿出两千万石,来供应两百万的大军,都是绰绰有余。
这才是符合明朝这样幅员和人口的大国应有的水平。
没道理将近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秦赵等国加起来,已经可以供应百万数量级别供应充分的大军,到了明代反而不行。
实际上董应举屯田因为是按照北方最差的田地来算,一亩田只有九分之五石的粮食收成,这已经是差到无可再差。
朱由检知道按照后世学者的估计,明代亩产,南方平均为每亩四石粮食左右,最高的广东可以亩产原粮十石左右,北方平均亩产原粮两石左右。
按照真实的各地亩产平均征收粮食,就算按下限最低的估算,就算全国平均亩产加工后的粮米为一石。
朝廷也至少可以征收到二点七亿石粮食,可以供养近九千万人。
就算出现五分之一国土面积同时受灾,颗粒无收,还可以征收到将近二点二亿石粮,养七千两百多万人。
按总人口三亿算,算五分之一都受灾,朝廷救济加民间捐助,也足够救济六千万灾民,还有多余供养军队的。
真实情况,灾害规模也不会达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按照明代的农业生产力,即便农业税真能落实到十分之一的水平,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也是可以过关的。
如果农业税能提高到十分之二,十分之三,当然更没有问题。
现在的问题还是真实的农业税率太低太低。
原先商业税加不上去,农业税也没有办法加上去。
因为从事商业利润多,而税负小,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人去经商,而不安于种田
现在商业税已经大幅度往上加了,这农业税自然也可以相应往上加了。
今天朱由检把董应举找来,正是要商量如何增加农业税,提高国家在粮食方面的控制力。
董应举见到朱由检,却说道:“陛下,臣以为,目下完全可以田赋全免。”
朱由检听后,大吃一惊,自己以为这董应举,不是腐儒,是个有实干才能的人。
怎么现在反倒说不要征收田赋了?
难道还寄希望于国家屯田?
自己上次接见他的时候,也已经和他说了。
若是地广人稀,民间劳力缺乏,大量壮丁都被收入军队之中。
类似三国时期情形,或者元末残破时期的情形。
让军队屯田,让士兵自己担负起种田收获粮食的任务,那是有利可图。
但现在的大明,虽说和后金交战多年,但毕竟还是主要集中在辽东区域。
内地民间并不缺乏劳力,也并没有多少无主荒地。
除了辽东前线、后金地盘,内地几乎每寸土地都已经开垦出来。
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国家组织屯田,生产效率还低下。
不如直接加征赋税。
按粮食产量来算,只要严格监管,不让税收负担轻易转嫁,没有灾害地区的农民完全能交完赋税,自己也吃饱肚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