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伯温奉旨南征,低调到了两广总督府,但是两广的地方官员早已是悉数尽知。
休息两日后,毛伯温便频繁召见两广地区的大小官吏,先是了解民情,再就是问询大藤峡侯公丁叛逆造反攻城杀官之事,对于征讨安南莫登庸只字不提,似乎此事与他无关一般。
而城外,咸宁侯仇鸾亦是夜夜笙歌,玩的不亦乐乎,似乎征讨安南之事也与他无关。
两广的地方官都是摸不着头脑,但俱是夹起尾巴做人,生怕被毛伯温翻出什么陈年旧账,断送了大好前程。
这一日,毛伯温又将广西副使翁万达寻来,仔细询问平定大藤峡侯公丁叛乱的详细经过。
要说起这大藤峡乱民杀官造反一事,就不能不提起大明制定的改土归流之策。
自大明洪武初年,广西初定,便设置官员,以改土归流之策治理广西,又以盐政之策控制地方。
只是各地土司之间本就互有矛盾,加之地方官吏贪渎,强抢民田,又用盐政等手段,控制不产食盐的广西等地,致使民生艰难,百姓难以为继,是以自洪武年间,大藤峡等地叛乱不断。
期间,最大的叛乱有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八年期间,瑶民罗禄山杀官造反。
永乐三年,浔、桂、柳三府瑶民起义和永乐十三年胡通四、韦保遵等僮民起义造反。
成化元年,蓝受式、侯大苟等瑶、壮民起义为规模最大,波及甚广。
直至嘉靖七年,朱厚熜起用新建伯王守仁以兵部尚书之职总制两广、江西、湖广等地军务,负责平定叛乱。
王守仁督师十万,将胡缘二、黄公豹等人镇压,当时被杀的乱民多达一万五千余人。
只是后来,王守仁病死归乡途中,虽布置了善后之宜,但大藤峡地形复杂,民情紧张,想要彻底剿灭叛乱,实是难事。大藤峡叛乱因此而终,但是根本问题却依然没有解决。
“仁夫,本官看过你上疏给兵部的奏本,说是侯公丁乃是你献计诱杀,可否详细说与本官听?”毛伯温咂了一口茶后问道。
翁万达见毛伯温问起此事,略显迟疑,片刻后回道:“阁部,恕下官直言,侯公丁其人,虽是死有余辜,但是其造反作乱,亦是另有隐情。”
毛伯温疑惑问道:“可是与那安南莫登庸有关?”
翁万达摇头道:“虽有谣传,但是还未找到证据,不过……”
“仁夫无需多虑,直言便可。”毛伯温宽慰他。
翁万达想了想,便也放下心思,慎重道:“自大明立国以来,这大藤峡是反了平,平了又反,可谓是朝廷心腹之患,大人久居边关,不了解这两广地区的民情,下官以为,当下的问题乃是朝廷盐政之策,有失偏颇。”翁万达久居两广,深知当地民众造反的缘由。
毛伯温见他吐露了实情,便接着问道:“依你之见呢?”
翁万达叹了口气道:“下官能有什么高见,只不过是竭心尽力平叛,不负皇上隆恩罢了。”
毛伯温亦是知晓地方事物的难办之处,他奉旨巡视宣大一线时,便深深理解做实事的艰难。
翁万达又道:“如今,侯公丁已死,叛乱也已彻底清缴,当解南方之顾虑忧患。”
毛伯温点点头,赞同道:“仁夫出力甚多,本官知晓。”
“阁部,征讨莫登庸一事,不知?”翁万达终是问了出口,这几日,毛伯温对于南征安南之事,闭口不提,以至于下边人都以为朝廷当此事又是说说而已,毕竟早在嘉靖十五年,便已决定出兵,兴师动众之后,却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安南之事,这几年可谓是一波三折,所以翁万达才决心劝说毛伯温,安南之役,当威逼利诱,迫使莫登庸投降,不宜用兵。
毛伯温刚要开口,却见两广总督张经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人乃是安远侯柳珣,另外一人,毛伯温看着有些熟悉,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此人名姓。
“阁部。”张经等人施礼。